玩酷网

2008年,四川合江,一名23岁的女老师,她无手无脚,刚来到学校时,学校领导和同

2008年,四川合江,一名23岁的女老师,她无手无脚,刚来到学校时,学校领导和同事担心她会不会拖后腿,家长们更是质疑:这四肢不全的老师能教好学生?谁料,4年后,当她要调走时,家长却拉住她:你不能走!   杜宣梅是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除了是一名老师,她还被当地群众誉为合江县的“当代保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杜宣梅幼时因病失去手掌脚掌,但她抱定对知识的渴求,以磐石般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求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杜宣梅的教师生涯中面临着很多挑战,勇敢面对,积极解决永远是她的第一选择。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单词,她想到了专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由于她没有手掌和脚掌,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她来说并不适用。杜宣梅利用自己的残肢,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单词教学方法。   她使用双臂夹着特制的教具,上面写有各种单词和对应的图片。在课堂上,她通过展示这些教具,引导学生们大声朗读单词,并尝试用英语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争相回答杜宣梅提出的问题。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新的单词,还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杜宣梅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她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更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她也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针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她的班级,小马是一个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他动作慢、专注力差,每天都不能完成作业,父母对他已经放任不管。然而,他的老师,杜宣梅,并没有放弃他。   杜老师了解到小马的情况后,开始耐心地辅导他。刚开始,她每天放学后把小马留下来,尝试一对一地帮助他理解和完成作业。但杜老师很快发现,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小马仍然难以提高速度和专注力。   于是,杜老师改变了策略。她开始让小马每天口述作业答案,晚上回家只需要阅读,以此来提高他的积极性。随着小马的逐渐适应,杜老师再循序渐进地给他留作业回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杜老师始终保持着耐心和鼓励,让小马在每一次小小的进步中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就这样,经过大半年的坚持和努力,小马终于能够跟上教学节奏,也能和同学们玩成一片了。他的父母为此心怀感恩,每次遇到杜老师都要感谢一番。   除了教学工作,杜宣梅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她加入了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人。   她走进机关、学校等地开展主题宣讲,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状态。她的故事不仅激励了残疾人群体,也给广大健全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杜宣梅先后被评为景德镇市“瓷都十佳共青团员”,合江县“十大感动人物”、“身边的好青年”。   杜宣梅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工人,三岁之前的她生活得普通却又幸福。   有天,杜宣梅和爬树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和脚剐蹭到了,起初家人一位只是简单的擦伤,并不是太在意。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发现她身上的小擦伤没有好转的倾向,反而越发严重。“这样不行啊,我们去医院看看。”爸爸抱着她急急忙忙去了医院。   在医院,一家人在医生那里得到了一个惊天霹雳的消息:小杜宣梅双手脚的神经已经坏死,必须通过截肢保住生命。   命是保住了,可小小的孩子如何面对未来面对现实呢。为了照顾杜宣梅,母亲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教小杜宣梅用胳膊吃饭,自理生活。   为了学走路,她磨破了数条裤子,血迹一次又一次浸透鞋袜;为了学写字,她的双臂被碳木棍压出凹陷,在抱着木棍写出第一个字的时候欣喜若狂。   杜宣梅在家庭呵护和自强自立的选择当中,慢慢长大了。感动于学校里老师们的帮助,她也立志成为一名教师。   高考的时候,杜宣梅没有让爱她的人和自己失望,她如愿考上了一所师范类院校,毫不犹豫选择了英语教育专业,选择走自己的教师之路。   她的教师之路并不顺利,一开始屡屡受挫,在黑板上写出来的字又丑又慢,根本完成不了学校的教学进度。她选择了像小时候在纸上学写字那样,一遍一遍地练习,板书越写越好。   除了板书写字,作为一名当代教师,必须会使用电脑制作电子课件。她没有手掌,截肢的部分是平滑的,用起键盘来很困难,一个字要修改好几次,这样一来,别人做一个课间需要两个小时,她就需要五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努力的人总是很受欢迎,杜宣梅备课充分,整堂课下来非常流畅,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她总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做得比别人更好。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