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佛山,大家脑海里肯定是黄飞鸿、梁赞、叶问、李小龙…,佛山无影腿、咏春拳、南拳、双截棍… 没错,尚武佛山,拥有千百年来刻在骨子里的侠义精神。 《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佛山地区的乡民大都勇猛善战、勇敢过人。 为什么佛山又有忠义乡之称? 佛山古称季华乡。明正统年间,广东地区发生严重的灾荒,洪水肆虐,农田颗粒无收,黄萧养发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包围广州,攻打佛山。 佛山乡绅梁广、冼灏通等二十二人联手在祖庙议事定策,招募乡勇成立忠义营,带领佛山民众共同抵抗达八个月之久。 后明朝大将董兴率军赶到佛山,打败黄萧养,佛山得以解围。 因此,皇帝封梁广、冼灏通等二十二位乡绅为“忠义官”,佛山也被赐名为“忠义乡”。 在禅城,至今还有条忠义路,路不长只有区区数百米,它就是当年的战斗前线“忠义里”。 尽管现在的忠义路并没有一丝半点你想象中当年的痕迹了,但是行走在这条充满历史记忆的古街,你是否还能感受到佛山民众忠肝义胆、保卫桑梓的那份独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