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王子铭在对阵巴林的表现,是一个球盲过滤问题。 王子铭在对阵巴林队时一个踩单车,一个单刀造红,又被很多人奉为奇兵,看成天才,甚至让他取代拜合拉木打主力。 王子铭这么多年,一直以替补出战,即便看似效率很高,也不被当作主力使用,是有其具体原因的。 中国和巴林这场比赛,其实可以粗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制衡和消耗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兑现机会阶段。 中国和巴林开场都彼此施压,互相压缩对手的持球空间,巴林利用控球优势,尝试正面轰开中国队大门,中国队则强调逼抢,靠快速出球把球打到对方禁区前沿制造混乱。 从场面上看,双方都没有从容拿球组织传切的机会,一有二分之一球双方就上身体,一上身体会出现更多二分之一球,什么技术不技术的都不起作用。 中国队基本上派出的是全员绞杀的首发阵容,巴林身价最高的两个边锋也迷失在肌肉丛林中,徒有控球难以创造有限机会,上半时让李磊受伤的险情,还是快速反击造成的。 简言之,这个阶段双方是消耗战,抡着大锤对着砸,没什么剑锋剑法,主打一个拼血条。 到了下半时后半段,双方血条变红,就进入了兑现机会阶段。巴林那个体毛越位被吹掉的进球,一定意义上也是利用了中国队体能下降,难以维持高强度的回防围堵。 在巴林血条见红的阶段,王子铭上场,可以很明显看出,王子铭动作连接并不快,逼抢不够凶,冲撞后的第二反应显得惫懒。巴林被吹掉的球,起源于王子铭身体对抗后未能第一时间反抢,造成对手从容将球吊向禁区。 即使是王子铭的踩单车机会,也是张玉宁奋力争下空中球,倚住对手分出来的机会。王子铭单车后动作连接仍然不够快,似传似射,身体发力相对别扭。 在对手体能下降的阶段,仍然因为积极性和反应速度吃亏,更别说让他打首发了,在制衡和消耗阶段,以王子铭的机动能力,只会一次次丢失球权。 如果让王子铭打首发,可能中国队在第一阶段就破防了,根本轮不到摘桃子这个阶段。 不过也没办法,中国队目前几乎把所有愿意奋战、作风强硬的球员都用上了,一些技术球员其实很难在世预赛的节奏中展示出自己的灵气,倒是很可能因为疲软给全队挖坑。因为技术流适应不了这样的节奏,国足对铁血战士的挖掘到了“疏解驽钝”的程度,汪海健这样天赋平平的球员也不得不冲锋陷阵,因为他足够积极。 王子铭这样的球员,其实也是无人可用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我们不该忘了在消耗战阶段浴血奋战的工兵们,他们做了很多脏活累活,才耗尽了对手的血条,坚持迎来了摘桃的机会,而所有不适应开场博弈的球员,都应该少用甚至不用,哪怕他利用对手的强弩之末打出了几次好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