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读到最颠覆思维的社科书!没有之一!
鲍曼真的太牛了!看完这本《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蕞大的感受就是清醒了很多: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思想观念,“人应该精致地生活”“买这些是要对自己好一点”“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其实都是目的性极强的骗局,是一场大型消费主义PUA!
ㅤ
消费主义告诉你每天要涂防'晒霜,但是防'晒霜要卸妆,否则会堵住毛孔,然后每天卸妆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中性耐受皮肤都洗成干性敏感肌,干敏肌又需要护肤品修复和养护,消费主义好一套内循环创收蹭蹭长!而消费者消费了太多金钱和精力还回不到肌肤平衡。
ㅤ
你以为的流行,实际上是商家集体引导的。比如本来衣服裤子去年搭配的好好的,突然今年就开始流行阔腿裤,不是你先喜欢阔腿裤才买,而是商家先开始集体卖阔腿裤,买的人多了……你就会觉得阔腿裤好看,舒服,并且觉得是自己喜欢这个款才买的。
ㅤ
/
“消费主义就是创造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然后让你渴望得到它。”
“每一次消费之后产生的不是满足,而是更多的消费欲望。”
“消费主义是一种过剩、浪费和充满欺骗的经济学。它寄希望于唤起情绪,而不是培养理智。”
“对于消费者社会的穷人来说,不拥抱消费主义的生活模式就意味着污名和排斥,而拥抱它则预示着更多的贫困。”
/
ㅤ
联想到曾经看过纪录片的几个例子:
某打印机品牌,打印机墨盒的内部计数器设置,达到峰值后自动装死,这不就是为了迫使消费者重新购买?
某电灯泡公司,通过罚款协议限制电灯泡的使用寿命,如果灯丝能被使用25小时以上,则会面临罚款,这么做,只为了保持市场需求,确保消费者不断购买新的呗。
更王炸是苹果,调查者访问了一个人,此人说他发现苹果在电池设计和后盖结构上故意设置难度,防止用户自行维修,这就逼迫消费者购买新产品,非维修旧品。
这些例子反映了在消费社会中,品牌方通过设计缺陷、短暂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消费者身份的塑造,来推动快速更新和消费,形成了一个以短期消费为导向的经济模式。
-
一针见血,看完真感觉清醒不少。我们可能无法摆脱消费者的身份,但现在至少我知道要怎么做一个“不合格的消费者”了!
ㅤ
这可能是今年对我影响蕞大的一本书!消费主义就是创造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然后让你渴望得到它。这句话真的牛,看完感觉自己长脑子了!
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