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记录#婴儿笔记:从公园骑车回来的夜路上 梁东方 和我想象的一样,甚至是超过了我的想象。 我从外地回来,直接到公园外和带着婴儿在那里玩的儿子汇合。我骑车带着婴儿,儿子骑车和我们并肩而行。这个既坐在亲近的人的车子上,又能看见另一个最亲近的人的骑行格式,果然让婴儿很愉快、很高兴、很兴高采烈。在前此的人生历程中,好像还从未有过这样一种普通却也神奇的交通方式、旅行方式、玩耍方式。婴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她开始浑身上下都跳跃着放声喊叫。 所以一连用了很多个词来形容,是因为她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小座上一直在手舞足蹈、前仰后合,两只小手紧紧地抓着小座前的横梁,用小小的鞋踹着脚蹬和车把,用后脑勺撞着我的胸膛。也更因为她一路上都在呼喊,呼喊出咿咿呀呀、嗷嗷嗨嗨的声音来,这在她的生命里应该是第一次。第一次这样用声音来做表达和抒发,第一次用由声音组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在亲人之间的无上幸福。 她的喊声相对于她小小的身体来说很高昂,毫无收敛和压抑,彻底舒展,引得路人侧目,看见是一个小小的婴儿或者会笑一下,或者依旧置若罔闻,婴儿完全不在乎,她的呼喊不是为了让谁听见,她的呼喊对谁听见都不以为然。在这芸芸众生的世界上,她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快乐。 秋末冬初的街市,路灯已经连成一串,晃晃的车影人影一片忙碌,置身其间的婴儿已经不再被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景象所吸引,一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将一切都作为观察对象仔细研究的痴迷之状不见了,一变而为仿佛已经掌握了一切以后对这一切进行描述和介绍并且描述介绍之余进行抒发的神奇状态。 她在所有这一切之中,也在所有这一切之上。她刚刚开始认识人世就已经有了作为人世一分子的坦然和豁然,有了不被羁绊的自由自在。刚刚降临人世一年四个月就能有如此表现,怎能让人不感慨人之为人的神奇与伟大。 仔细听,她的呼喊每一次和每一次都不一样,都有只属于这一次的独特音质和独特起伏,呼喊让婴儿练习了自己的发音位置,为应该会在不久之后的“学会说话”做着前期的准备。她什么都已经能听懂,但是就是不会说,只是用手指的表达方式可能一时半会还不会在平静状态里有什么特别的改变,但是已经在孕育着跨越式的巨大改变了。 有人说这种什么都懂就是不说的状态是婴儿懒,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懒”这个词描述的是会而不做,那是属于理智阶段的人类负面状态,在一切都蓬勃、一切都阳光的婴儿这里,根本不存在懒的问题。他们所以不说话,只是因为掌握语言的左半脑,准确说是大脑皮层的左侧半球,发育还不完善,还没有达到全部神经都健全的程度。一定是这样的物理原因导致他们语言表达的暂时缺席的。在聆听和聆听之中自然的模仿之中,这样渐趋健全的进程将会加快,而像今天这样兴奋地呼喊则更会大大促进神经元的发育。那些关键性的衔接和联通一定由此被加速。 婴儿的喊叫当然不是为了这些,她像一个舞蹈家、一个歌唱家、一个诗人一样兴奋地也肯定无目的地手舞足蹈,一切都是情绪使然的自然而然。此时此刻,在整个从公园骑车回家的一路之上,她也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舞蹈家、歌唱家和诗人,她在最原始、最本质的非功利意义上呈现了上述三种职业的真谛。 我们都被她的这种表达所感染,笑声不断地参与到了她的表达之中去,成为时时与之携手的伴舞、伴唱,模仿她、夸张地学她的样子,成了需要不断望向她、被她所感动的忠实观众。在我们这样的观众也已经进入忘情状态的马路骑车状态中,完全忘了她是个穿着尿不湿的婴儿,彻底把她当成了浑身上下、所作所为都做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家。 一路上的黑暗和寒凉都被置诸脑后,一路上一向匆匆忙忙恨不得旅程早点结束、早点回到家里的惯常情绪,不知不觉中就不见了踪影。不存在一个更高级、更稳定的幸福之境,现在、当下、在路上骑车带着婴儿前行的时候,就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