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都懒得记录她,但因为她是个女的,而且又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她的故事被后人演绎出了很多个不同的版本。
直到2013年,考古学家在咸阳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墓,墓志铭上记载了她的经历,才把她的人生故事给补齐全了一部分,但可能还是不够客观。
她的故事,得从上官仪开始讲起。李治继位后,上官仪因早些时候扶持过李治,被晋升为国家的元老,成为一名宰相。
但后来,李治跟武则天感情不大好了,想废后,就找了上官仪商量,上官仪建议废后。结果,这事儿被武则天知道了,武则天三下五除二就让李治改变了主意,并把这一切都推给了上官仪。
之前我们也说过,武则天这人的底线就是:贤能的人,她不忌讳,能用则用,但挡她路的人,一个不留。
很快,上官仪和他儿子,都被搞死了。此时,上官婉儿还很年幼,就是去了爷爷和父亲,全家成为皇族奴隶。
上官婉儿在母亲的培养下,成为才女,武则天爱惜人才,让她成为自己身边的红人并对她很是器重。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也随之升迁,成为女宰相。
在武皇手下,她曾经犯过死罪,但武则天仅以墨刑处之。而在武则天年老体衰之后,她搭上了李显。
李显登基后,上官婉儿成为了李显的昭容,母亲也人前显贵。这时候,她才四十来岁。我估摸着,这个职务应该只是秘书一类的角色。
史书上说,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亦多往来,屡次劝说韦皇后效仿武则天做样子给天下看,比如,规定全天下要为被父亲休掉的母亲服丧三年,男子23岁才算成丁、59岁可以免除劳役.....试图以此收买民心。
史书还说上官婉儿向韦后推荐了武三思。武则天死后,武三思失势,参与神龙政变的大臣们居功自傲,李显和韦后本就想遏制他们一下,那么,武三思就成了一个好棋子。
武三思是安乐公主的公公,安乐公主也乐意促成自己的公公回到朝廷重掌大权。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五个大臣。
这中间,上官婉儿也与武三思私通,给武三思烧一把火。太子李重俊谋反的时候,上官婉儿逃了,告知了韦皇后,李重俊兵败被杀。
上官婉儿深得李显两口子的信任,祖父上官仪也被平反。
史书上说,上官婉儿没少做过讨领导和领导夫人开心的事。比如多次替领导写诗,帮领导选拔人才,将自己的情人崔湜提拔为宰相。
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开始卖官卖爵。当时很多官职基本是从三个女人及其党羽手中买的,民间戏称这些官员为斜封官,暗示其来路不正。
但根据墓志铭上写的碑文,上官婉儿也会给领导和领导夫人提一些她认为对领导好的建议。比如,她四次跟李显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限制安乐公主的权力,甚至不惜服毒进谏,后又被李显救回来.........这相当于是跟韦氏明牌干了,这就跟史书说的出现了分歧。
后来,太平公主势力增大,上官婉儿又去依附太平公主。两个女性对彼此惺惺相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