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育率持续下滑,这一事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度讨论。卫健委现在正式启动了一项覆盖150县1500社区的抽样调查,竟然是为了调查大家为什么“不想生、不敢生”。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为了帮助政策制定者更精准地施策,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宣布了一项规模巨大的调查计划。此次调查覆盖了150个监测县,1500个社区,涉及3万孩子的家长。面临中国总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生育率低至1.0的局面,我们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普通民众在生育和养育方面的现实需求和困难。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这一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3项任务,试图解决不愿生育和不敢生育的根本原因,并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成本。 这些措施涵盖四个方面,包括增强生育保险的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和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例如,政策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并对未就业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进行保障;同时确保生育假期的落实,加大个人所得税的抵扣力度等。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松,生育问题变得更加引人关注。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是为了孩子想过要生育,还是高成本望而却步?快来评论区留言,加入我们的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