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秋日生活记录#保定笔记:排队在同乐馆吃饭(上) 梁东方 保定的饭好吃,不仅仅体

#秋日生活记录#保定笔记:排队在同乐馆吃饭(上) 梁东方 保定的饭好吃,不仅仅体现在一家两家饭店,而是很多饭店都好吃,都有自己各个不同的好吃的特色。这种普遍好吃的饭店在城市里星罗棋布地点缀大街小巷之后,才形成了口耳相传的保定饭的赫赫之名。 在华北平原的特大城市不远处的保定,除了作为南大门、护城河之类的保卫者的姿态之外,“好吃”也算是一种对人家有吸引力的品质了。当然还是本地人最经常享受到这样的好吃的,这就决定了这些好吃的饭馆的日常策略还是要走物美价廉的路径。 餐饮的口碑与口福,对本地人口味的造就、眼光的造就乃至自信心的造就,都不乏其功。我们哪怕别的没有太多的什么,但是有好吃的啊!好吃的这种在人生底线上的吸引力,足以历久弥新,击退任何昙花一现的花里胡哨。 好吃的饭馆多,慕名而至的食客也就多,有第一次来吃的,更多的还都是回头客。 就全国普遍的情况而言,现在还能排队等桌的情况已经很少在饭馆出现了,景区里网红店门口那种人人都拎着硕大的本店广告箱包、具有相当表演性质的排队不算,这样人们坐在店里面、角落中密集的椅子上真实的排队吃饭的情况,在人口不是很多的中小城市里已然属于不大不小的“现象”级的情况。 好在毕竟是排队吃饭,和排队挂号、排队上车还是不大一样的,排队吃饭的每个人看着旁边桌子上就餐者不紧不慢的吃饭的状态虽然也可能替他们着急,但总的来说还是情绪稳定的。 记得小时候去北京,在饭馆吃饭是需要用脚踩住正在就餐者的椅子撑的,意思是他吃完了我就坐在他的位置上吃。没有现在这样拿号以后随便坐下等的制度设计,也没有现在这样每个人都能如沐春风的服务态度。其紧张程度和坐拥挤不堪的火车没有两样,情绪肯定是不很稳定的。那时候在饭馆吃饭是为了吃饭,现在在饭馆里来吃饭也还是为了吃饭,还有吃饭之上的吃好饭、吃有名的饭的追求。 排队吃饭的人们在刷手机之余,对饭店的观察成了不得不做的自然行为。对于饭的等待,尤其是这样专心等待之中总是会有对饭的向往,向往之中会观察一般不需要等待的就餐环境中不大会注意的墙上的文字和照片、牌匾,更不会盯着占据了很大一块宝贵面积的夸张的几百年汤锅凝望。这样等着吃饭,先对本店荣誉有了文化上的了解和想象,对饮食的期待和想象也就会登峰造极,这是不是应该属于就餐的仪式感的一种漫长形式? 眼巴巴的看着吃饱了的人敞着怀出来,马上就有几个人站起来走进去,站到正在收拾的桌前。还没有上菜就已经觉着津液奔涌到了嘴唇上,看着任何一张桌子椅子都格外舒适、格外适合自己坐,觉着这饭馆里的一切怎么都那么标准和理想。一向有在家酒桌上展开自己的人生舞台的人,这里至少在堂食区人们大多还不喝酒,就是靠吃饭夹菜。在公共场合不喝酒只吃普通的饭也充满了就餐的仪式感,俩人一桌、仨人一桌、六七个人一桌,大家好像都在这样好吃的饭菜前找到了舒展自我的氛围感。 其实大多数人吃的都是家常便饭,像我们三个人,不足百元就能吃得很好、很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