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十大将都在干什么,为何没有人挂帅?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1962年10月,印度往中印边境增兵60万,蓄意挑起对中国的武装入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62年10月,印度往中印边境增兵60万,蓄意挑起对中国的武装入侵。

同年,毛主席作出自卫反击的指示,解放军部队随即分两路往西南边境进发,东线的指挥是张国华,西线的指挥是副军长何家产。

虽然对印自卫反击战不是我国立国后的第一仗,国家却没有派出高级别的将领。

抗美援朝战争由彭老总挂帅,到对印自卫反击战时,不说同样派开国元帅压阵,为何连十大将军也没有出马?

其实,十大将军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苦衷。

十大将之首粟裕是解放战争时期最亮眼的将才,他指挥军队在苏中七战七捷,打赢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等,素有军中“战神”的称号。

他的这些战果可不是突然就降落到身上的,而是他经年累月学习、实践的结果。

粟裕的出身不高,来自湖南长沙底下的农民家庭,他勤奋好学、心怀革命,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解放战争之前,他低调、吸收经验,解放战争时期一飞冲天,成为毛主席多次夸赞的爱将。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被委以重任,从1954年开始担任总参谋长。

然而,伤痛拖了他的后腿。后来,家人从粟裕的头颅骨灰中发现3枚弹片,这些弹片令他备受折磨,无缘朝鲜战争等前线指挥战斗。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后,粟裕因特殊情况被调到军事科学院,再没有担任重职。

排在粟裕下首的,是曾被蒋介石悬赏10万大洋的徐海东。

他一路从红军时期杀到抗日战争时期,令蒋介石胆寒、令日寇害怕,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然而 ,跟粟裕的情况相似,徐海东自1938年在太行山大杀四方后,再日夜转战,驰骋千里,因过度劳累而大口吐血。

累倒的徐海东被党中央严格要求返回延安休养,但抗日战争还在继续,他如何静下心休息?

1934年,徐海东和红25军的部分领导干部合影。

1940年1月28日,重返战场的徐海东再一次吐血,昏迷3天才堪堪苏醒过来。

身上的17个枪眼是他功勋的证明,但因身体状况堪忧,他在建国后无力担任重要职位。

徐海东1936年在陕北留影

陈赓大将最为可惜。

他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抗美援朝战争中还接替过彭老总,指挥志愿军,甚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都是他带出来的。

但陈赓大将也是十大将中去世最早的,他于1961年病逝。

而接下来的这位,十大将中的唯一政工大将,跟陈赓还有些私人关系。

谭政大将是陈赓大将的大舅哥,他还是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

论上前线打仗,他或许不在行,但论做政治思想工作,他的经历一天也讲不完。

谭政的第一个壮举是协助毛主席完成三湾改编;他的第二个壮举,协助毛主席起草《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等一系列文件;

建国后,因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丰富,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但仗义执言的他得罪了人,1960年后受到不公平对待。

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三打龙岩胜利后合影

跟谭政相似遭遇的还有黄克诚大将、张云逸大将和许光达大将,但他们又各有区别。

张云逸参加过中国同盟会,他的年纪偏大,身体较为不好,建国后没几年就处于半退隐状态。

而许光达大将的情况更令人可惜,他是红二方面军的猛将,建国后投身我国装甲兵建设,但历史的因素下他遗憾而亡。

罗瑞卿大将跟上面三位大将的情况相反,他在建国后的成就更高。

他也是一名政工干部,因出色的能力(智破苏区医药投毒案、黄金失踪案等)受到党中央的肯定,在建国后被委以公安部部长的职位。

建国初期,流氓盗匪遍地,烟毒、妓院猖獗,接手整治北京的治安工作,罗瑞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他最大的工作成果。

基于对罗瑞卿工作的肯定,他从1959年开始转型,先后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

等我国打响对印自卫反击战,罗瑞卿已经身兼数职,其影响力堪比多位元帅。

另一位在建国后有所成就的是王树声大将,他在红军时期被称为红四方面军的旗帜。

等到了解放战争后期,王树声的主要任务是“剿匪”,他深入大别山,以多年跟土匪、恶霸斗争的经验,打得大别山的土匪哭爹喊娘。

至1952年底,王树声部剿灭土匪6.4万人,湖北省再无匪患。

随后,王树声主要负责武器装备的改良工作,长期担任总军械部部长一职。

最后要说的是萧劲光大将。

建国后,萧劲光主要负责我国海军建设,无暇他顾。

总之,十大将要么身体不允许,要么在其他岗位上担任重要职位,要么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不能走马上任。

虽然遗憾没能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见到十大将的风采,但这不代表张国华和何家产,不能胜任领导解放军反击印度军队的职务。

张国华被称为“佛光将军”,他对党和国家解放西藏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他长期扎根西藏,对东线区域的地理、人文、军队管理等更为清楚,由作战经验丰富的他负责,其实比临时指派人手合适。

再说何家产,他所在的一野2军5师是第一个进入酒泉的部队,他也扎根新疆军区多年,经验丰富。

毛主席挑选这两位猛将有深意,他们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打了漂亮一仗,让印度安稳了几十年。

参考资料:

中国军号:2017-08-18:一场“军事政治仗或者政治军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