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阿里云等牵头,首个云超算国标正式发布!新一轮算力革命开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革新的核心引擎。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革新的核心引擎。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重磅发布我国首个云超算国家标准《GB/T45400-2025》,这一标准由阿里云携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联合起草,将于今年10月正式实施。这不仅标志着我国云超算技术迈向标准化、智能化新阶段,更预示着高性能计算(HPC)从“高不可攀”走向“触手可及”的普及时代。云超算,作为云计算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深度延伸,正以“开箱即用”的便捷性,打破传统超算的技术壁垒与成本门槛,为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注入强劲动力。那么,云超算究竟如何重塑算力格局?云计算又将如何借AI东风迎来新一轮爆发?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科技革命的面纱。

一、 阿里云等牵头,首个云超算国标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首个云超算国家标准GB/T45400-2025,将于今年10月实施。该标准由阿里云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牵头起草,为云超算在更多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标准化、智能化新阶段。

云超算(CloudSupercomputing)是指通过云计算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计算(HPC,High-PerformanceComputing)服务。它利用云端强大的计算资源、存储能力和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复杂模拟计算和科学研究的解决方案,而无需用户自行购买和维护昂贵的硬件设备。

目前,传统高性能计算在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生命科学、工业制造、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展开应用,并逐渐向更多行业渗透。但传统HPC往往架构复杂、扩展性不佳,并存在性能瓶颈、价格高昂等门槛,很多企业虽然想用,却可能“不懂用”,或“用不好”、“用不起”。开箱即用的云超算成为高性能计算的新选择。

二、 云超算和云计算的关系是什么?

(一) 基础关系: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按需付费的计算资源模式。云计算提供可用、便捷、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用户无需进行硬件投资,只需进行少量管理工作,即可享受计算服务。它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等多种服务形式,适用于各种通用计算需求。

云超算(CloudSupercomputing)是云计算的一个分支或应用场景,专门针对高性能计算(HPC,High-PerformanceComputing)需求设计。它利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提供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解决复杂的科学计算、数据分析和模拟任务。

换句话说,云超算是云计算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具体实现,继承了云计算的弹性、按需付费和远程访问等特性。

(二) 技术层面的关系

共享基础设施:云超算依赖于云计算提供的基础设施,如大规模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和高速网络。云计算平台为云超算提供了硬件资源和运行环境。

资源分配方式:云超算借用了云计算的弹性资源分配模式,用户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动态获取计算节点(如GPU集群或高性能CPU),而不需要像传统超算那样依赖固定硬件。

服务模式:云超算通常以IaaS或PaaS的形式提供,用户可以在云平台上部署自己的高性能计算任务,或使用平台提供的专用工具和框架。

(三) 目标和应用场景的区别

云计算:目标是提供通用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适用于企业应用、网站托管、数据备份、开发测试等广泛场景。

云超算:目标是解决需要极高计算能力的特定问题,如天气预报、基因测序、物理仿真、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强调计算性能和并行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云超算是云计算的一个子集,专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而云计算是更广泛的概念和技术基础,而云超算是其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形象来说,云计算就像一个“大超市”,提供各种服务;而云超算则是超市里的一个“专业工具区”,专门为高性能计算需求服务。通过这种关系,云超算让高性能计算变得更加普及和易于访问,降低了传统超算的使用门槛,同时也推动了云计算技术在科学和工业领域的深入应用。

三、 云计算商业模式及服务模式

“十四五”以来,我国云计算行业发展持续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市场应用需求增加,我国云计算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行业规模不断扩容。

1.商业模式

传统IT服务模式:每一个都固定在某个服务器和存储上,当应用的访问量较低时,由于硬件与应用是绑死的,无法把资源提供给其他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会大量闲置。

云计算可以在系统池中动态调配适量的存储、服务和网络资源,自动部署相应的软件资源,使用后还可以自动回收。

通过云计算,可以把原来分散的数据中心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聚集在一起,由专门的服务提供商来运营和维护云计算中心,引用虚拟化技术来突破物理限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动态调配和聚合。这是云计算产业商业模式给传统IT商业模式的根本有利改变。

2.服务模式

企业网络运营需要网络工程支持,相关搭建运营成本较高。随着云计算相关技术进步,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网络应用管理服务的企业,这便是云服务企业。

目前,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云计算产业内已形成了三种服务模式,分别为:基础即服务(l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

其中,在laaS服务模式下,云服务厂商只提供搭建基础架构(包括网络、存储和计算)的服务,剩余的软件和平台均由企业自己完成,在PaaS服务模式下,云服务厂商负责提供提供基础架构和平台,企业仅需在此基础上安装应用和数据即可;在SaaS服务模式下,云服务厂商将全权负责企业网络工程搭建的所有工作。

四、 云计算产业链梳理

云计算产业链的下游包括整个云服务生态,包括云集成服务商、laaS运营商、PaaS运营商、SaaS运营商等;代表企业:华为云、百度云、天翼云等。

阿里仍为国内IaaS领军,但整体互联网厂商云生态、技术优势受到挑战。根据IDC,阿里云在公有云IaaS市场的份额缩减;而腾讯云排名下滑明显。信创领域的华为云(受益于鲲鹏+昇腾)、运营商云(受益于信创+云网融合),份额有所上升。

目前将市场上的云服务商分为三类:

1)互联网大厂: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互联网大厂是云计算巨头,在流量、软硬件生态、规模效应和客群积累上均有领先优势,进入AI时代,其优势将会继续保持。

2)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凭借与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形成“算网一体”的算力基础设施,实现算力全国调度;国产算力采购比例不断上升,(中国电信2024-2025年AI算力服务器集采中,国产占比(按数量计算)上升至52%)。基于在政务云、央国企云化等领域的客群积累,运营商有望延展优势。

3)中型云服务商:商汤科技、金山云、优刻得、青云、首都在线。①中立地位:中型云厂商不参与竞品开发,因此客户信任度和粘性更高;②中小B客户带来利润率提升:中小B客户算力需求零散,通过“零售”有效填补大客户算力闲置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中小B客户所需的MaaS、PaaS服务拉升毛利率;③爆款AI应用或带来极大弹性:当前正处于AI创业初期(类比2014年短视频App百花齐放),通过为广泛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中型云厂商可能享受爆款AI应用带来的业绩弹性。

(注: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

五、 云计算未来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

1. AI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

2023年为AI元年,云计算是AI部署和应用的天然场景,AI云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AI的落地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云计算为AI提供了弹性扩展的计算资源、稳定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以及快速部署的能力。

未来,AIaaS(AI即服务)将成为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AI商业化的加速。

2. 云计算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AI加速产业格局重新洗牌

从整体来看,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较高活力。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较2022年增长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4562亿元,同比增长40.1%;私有云市场规模1563亿元,同比增长20.8%。随着AI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以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曲线,预计到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1万亿元。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

(以上信息来源:Wind,Grok,Claude3.7,慧博,公开信息整理)

六、 AI崛起,算力先行!算力类ETF怎么选?

云计算50ETF(516630)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A股作为样本股,以反映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股票的整体表现。

根据公开信息,我们对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的50只成分股做了归类,其不仅参与了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且AI算力的含量较高,有较多成分股涉及AI服务器、AIDC、光通信&光模块、交换机、AI芯片等算力概念。

此外,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的DeepSeek含量也较高,据华创证券测算,该指数DeepSeek概念股含量排名前列,高达42.9%。(数据来源:华创证券《ETF中的DeepSeek含量》)

AI崛起,算力先行!云计算产业有望持续高景气:

云计算50ETF(516630)

联接A:019868联接C:019869

参考研报:1.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周报:云计算20年复盘与AI展望;2.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云计算系列深度之十二:云计算20年与云AI展望;3.申万宏源-云计算行业2024半年报回顾暨云计算系列深度之十二:云模式具备增长韧性,AI商业化持续推进;4.国信证券-亚马逊-AMZN.US-深度系列一:北美电商与云计算龙头,AI开启新增长周期;5.招商证券-阿里巴巴~W-9988.HK-云计算王者,AI时代强者更强;6.西南证券-AI行业专题·从云计算看AI投资的ROI:企业上云具备性价比,云业务具备较高回报率;7.华西证券-计算机行业周观点:政策+基本面带动互金高涨,AI赋能云计算新一轮发展;8.申万宏源-浪潮信息-000977-近十年收入增长16倍的服务器厂商;9.浙商证券-金山办公-688111-深度报告:WPSAI驱动订阅增长;10.中信建投-阿里巴巴~W-9988.HK-AI产业变革驱动阿里价值重估;11.东兴证券-福昕软件-688095-人工智能&云计算系列报告: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版式软件领军企业;12.中国信通院-云计算行业蓝皮书(2024年);13.中国信通院-云计算行业:中国企业级SaaS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14.中国信通院-计算机行业:2024年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15.CheckPoint-云计算行业:2024年云安全报告;16.华泰证券-通信行业:光模块,时代的跨越,从云计算迈向AI

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