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禹王山枪声与惨叫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战歌,18岁的刘守玟目睹了连长英勇作战,直至被日军击中,在绝望中,她拿起一块大石头狠狠砸在日本军官后脑上,日军军官当场倒地身亡。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19.3.1581年前,18岁的她冲进台儿庄的炮火硝烟)
1938年的禹王山,战火连天,到处是硝烟,这场战役异常惨烈,双方士兵拼死搏杀,战场上尸横遍野。
18岁的刘守玟是湖南来的卫生员,亲眼看到了连长被日军的子弹击倒,她拼了命地扑向连长,想要把他救出来。
但一个日本军官突然出现,挥刀结束了连长的生命,目睹这一幕的刘守玟怒不可遏,她抄起一块石头砸向日本军官,将其击毙。
她还没站稳,就被一颗子弹打中了,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
弥留之际,刘守玟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两块大洋和一封信,她将这些珍贵的物品托付给一位好心的村民,希望他能将这些遗物送回她的家乡湖南,让她的父母知道她的消息。
这位村民名叫陈大娘,她将刘守玟安葬在陈塘村东面的乱葬岗,并在坟前插上一根柳枝,以示纪念。
战乱年代,陈大娘四处漂泊,最终也没能回到家乡,完成刘守玟的心愿。
时间流逝,转眼到了2004年,陈大娘的孙子陈开灵始终铭记着奶奶的嘱托,他决定完成奶奶未竟的心愿。
他将奶奶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并带着刘守玟的那张照片来到了徐州《都市晨报》。
这篇文章和照片引起了报社一位热心人士王先生的注意。
王先生的父亲曾是一名抗战老兵,他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并将照片复印了150份,发往全国各大媒体,希望能找到这位女英雄的家人。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特别快,这张照片很快就在网上火了,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都纷纷转发,希望这位女英雄能尽快找到家人。
在无数热心网友和记者的努力下,刘守玟的家乡终于被确定——湖南汉寿县。
确认了刘守玟的家乡后,陈开灵踏上了漫漫寻亲路,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联系上了刘守玟的家人。
得知消息的刘家人悲喜交加,他们从未想过,还能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2004年10月25日,刘守玟的遗骸被迁回了老家,安葬在湖南革命陵园。
66年后,她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与亲人团聚,这一天,刘家的人聚在一起,为她办了一场隆重的迎灵仪式。
现场,一位80岁的老人泣不成声,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刘守玟的故事并非个例,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很多像她这样的年轻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战场。
刘守玟曾就读于周南女中,这所学校也培养了无数爱国志士,她们的故事,一起塑造了那个时代的英雄形象。
她们用青春和生命,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刘守玟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寻亲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国、奉献和牺牲的故事,她用短暂的生命展示了什么是真英雄。
66年的寻亲之路,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力量,刘守玟的遗物最终回到了她的家人手中,她的英魂也终于得以安息。
但她的故事会永远留在大家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她的精神会一直传承,照亮未来的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