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01年,毛远新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由于退休前的身份是普通办事员,因此他和绝

2001年,毛远新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由于退休前的身份是普通办事员,因此他和绝大多数老百姓一样,依靠每个月数千元的养老金生活,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其他的收入渠道。 1943年9月,毛泽民因坚持党的信仰和革命路线,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毛远新尚在襁褓之中,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他和母亲朱旦华被囚禁在新疆的监狱中,度过了长达四年的暗无天日。彼时,新疆的局势动荡,军阀盛世才背叛革命,向国民党出卖了毛泽民的行踪,导致他一家三口陷入囹圄。对于年幼的毛远新而言,监狱里的黑暗与压抑构成了他童年最早的记忆。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母子俩在党的营救下获释,返回延安。对于年幼的毛远新来说,延安不仅仅是革命的中心,更是他与母亲暂时得以喘息的避风港。延安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相较于监狱的阴霾,这片土地给予了他新的生命。 毛泽民的去世深深影响了毛远新的一生,失去父亲的他早早学会了承受生命中的苦难。母亲朱旦华在获释后,继续投身解放战争的工作,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幼小的毛远新则被安置在托儿所中,童年时光依旧是在孤独中度过的。 在延安,毛主席毛泽东对这位侄子格外关心。毛泽民的牺牲让毛主席对远新倍感怜惜,尽管他从不在公开场合表现出特殊的关怀,但在生活中,毛远新享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毛主席给毛远新取了一个低调的名字——“李实”,这个名字伴随了他整个青少年时期,也象征着他不为外人所知的身份。 为了避免引人注目,毛主席希望侄子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少受外界干扰。这种低调的安排,深深影响了毛远新的人生态度,即便日后走上社会,他依然秉持着这种不事张扬的作风。 在教育上,毛远新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他首先进入了清华大学,这在那个年代无疑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然而,在清华短暂的学习后,毛远新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不在纯学术领域。国防事业的需求和自己的爱国情怀促使他毅然决定转学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专攻导弹无线电控制专业。 毛主席对这个决定给予了认可,远新在学业上勤奋努力,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在学校里,鲜有人知道他真实的身份,他只是“李实”,一个普通的学生。毕业后,毛远新被分配到云南的空军雷达站工作,继续使用“李实”的名字。 由于从小失去了父亲的陪伴,母亲又长期忙于革命工作,毛远新深知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女儿李莉出生后不久,便因一场严重的疾病而失聪。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毛远新备受打击,而更让他感到深深自责的是,女儿生病时,自己和妻子正在接受审查,无法亲自照料她的病情。 1993年毛远新正式刑满释放。这段漫长的监禁岁月不仅剥夺了他的自由,也深刻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狱中的他开始反思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决心用余生来赎罪。 家人的探监,特别是妻子和女儿的到访,成为他在铁窗内最为矛盾和痛苦的时刻。他无数次设想,假如自己没有做出那些错误的决定,或许女儿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模样。可现实已无法挽回,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力去修复那段破裂的亲情。 然而,修复亲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出狱后,他与女儿李莉的关系依旧疏远,尽管他试图用陪伴和关爱来弥补过去的空缺,女儿却始终无法完全接纳这个对她来说几乎是陌生的父亲。李莉的失聪加剧了沟通的困难,两人之间总是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毛远新并没有放弃,而是开始更加耐心地陪伴女儿,教她学习,鼓励她发展美术特长。经过多年的努力,李莉终于逐渐接受了这个迟来的父爱。毛远新的关心和照顾最终赢得了女儿的理解,李莉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作为一名父亲,毛远新感到了一丝慰藉,尽管这份亲情的恢复来得如此迟缓,但终究还是没有错过。女儿的成长与独立,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并非全然失败,这或许是他在晚年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安慰之一。 2001年,毛远新正式从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退休。尽管退休后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依旧保持着简朴作风。作为毛泽民的儿子,他最终享受到了烈士家属的待遇,国家的“双重优待”政策让他得以在晚年生活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素材来源:人民文摘——毛泽东三个侄子迥异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