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善就是一个笑话!今年9月,湖南一网友见5岁的儿子迟迟不回家,寻找发现儿子大冷天泡在小区池塘,一动也不动,网友赶紧把孩子拉回了家,事后得知,是同小区的8岁男孩将自己的儿子诱骗后强行推下的,女子找上门要交代。怎料,家长态度恶劣称:家里有两个律师,随便打官司。 9月15日,湖南娄底的一个小区里,5岁男童小明(化名)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玩耍,可是天色渐晚,小明却迟迟未归。 焦急的父母开始在小区内四处寻找,他们询问每一个遇到的人,检查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们的心越来越沉重。 "小明!小明!"父母的呼喊声在小区里回荡,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就在他们几乎要陷入绝望的时候,一声微弱的啜泣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循声望去,他们惊恐地发现小明正蜷缩在小区的水景池边,浑身湿透,瑟瑟发抖,9月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长时间泡在冷水中的小明看起来苍白无力,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茫然。 父母赶紧把小明抱起来,用自己的外套裹住他,往家赶去,小明的母亲紧紧抱着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既庆幸找到了孩子,又心疼孩子遭受的苦难。 回到家后,父母赶紧为小明换上干净温暖的衣服,用热毛巾擦拭他冰凉的身体,他们试图询问发生了什么,但小明只是不停地哭泣,说不出完整的话来,每当父母追问,他就更加激动。 为了弄清真相,父母第二天来到小区物业调取了监控录像,当画面回放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录像清晰地记录下了整个过程。 一个看起来8、9岁的男孩先是和小明说说笑笑,看上去十分友好,然后他慢慢把小明带到了水景池旁的木桥上,仿佛在玩游戏。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人不寒而栗,那个男孩突然抱起小明,试图将他推过栏杆,小明本能地挣扎反抗,但力量悬殊太大,他的反抗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男孩并没有因为小明的反抗而停手,反而变本加厉,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在第三次时成功地将小明推入了水中。 更令人发指的是,当小明挣扎着想要爬上岸时,那个男孩居然阻止了他,他用脚踢开小明的手,不让他抓住岸边。 就这样,可怜的小明被迫在冰冷的水中停留了将近半个小时,但那个男孩的表情却没有丝毫变化,直到那个男孩离开时,他还在威胁小明,所以小明才不敢动。 这段录像震惊了所有人,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儿童的印象。 小明的父母更是气愤难平,他们立即找到了那个8岁男孩的家长,希望能得到一个解释和道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8岁男孩的家长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歉意,反而表现得极为傲慢和无理,他们拒绝承认自己孩子的错误,甚至扬言家里有两个律师,不怕打官司。 "孩子们玩闹而已,你们小题大做什么?"男孩的父亲冷冷地说,这种态度更加激怒了小明的父母和周围的邻居们。 这起事件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个8岁孩子会有如此恶劣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关。如果父母本身就缺乏责任感和同理心,又怎么能教育出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孩子呢? 这起事件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个8岁孩子会有如此恶劣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关,如果父母本身就缺乏责任感和同理心,又怎么能教育出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孩子呢?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8岁男孩家长的态度反映出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失职,如果他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这个案例也暴露出了现有法律体系的一些不足,由于8岁男孩属于未成年人,很难追究他的法律责任,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受害者家庭蒙受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却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公正。 有网友建议,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恶性行为制定更严格的惩戒措施,虽然不能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处罚他们,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可以考虑强制心理辅导、社区服务等方式,既起到惩戒作用,又能帮助问题少年改正错误。 学校教育也应该承担更多责任,除了传授知识,学校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处理情绪,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及时发现和干预有问题的学生。 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关键是我们如何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善的一面得到充分发展,而将恶的一面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