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300年前,唐朝一名贵妇将一个小纸条塞入银手镯的夹层中,这张纸条也被她带入了坟

1300年前,唐朝一名贵妇将一个小纸条塞入银手镯的夹层中,这张纸条也被她带入了坟墓中。谁知,1944年,考古专家们打开她的墓穴,发现了这个尘封千年的秘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只手镯出土于唐墓,通体锈迹斑斑,但仍能看出精美的纹饰。 考古队员在清理文物时,意外发现手镯内藏有一个夹层,里面藏着一卷淡黄色的小纸片,像卷轴一样卷起来。 这卷小纸片长约34厘米宽约31厘米,折叠后仅5.6厘米长0.6厘米宽。 奇怪的是它居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丝毫的改变。 一张小纸片经历了朝代的更迭,竟存留至今! 队员们对此感到十分的震惊,古人是怎么做到能让它保存的如此完好? 抱着这个疑问队员们认真的观察着这张纸片,并做了具体的分析。 原来,尽管这张小纸片放在墓室里并不起眼。 但墓主人依然为它选择了蚕丝,这使得它非常柔韧,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 了解到这一层,队员们不禁感叹古人的审美、智慧以及对仪式感的追求。 一张小小的纸片做工竟如此精细。 那么问题来了,它究竟记录了些什么,需要被藏在手镯里? 要知道此次一共发现了四处墓室。 并且队员们根据墓室格局装饰判断,墓室主人也都不是达官显贵的家室。 在这种情况下将纸片藏在不起眼的手镯里,无疑是多此一举。 带着疑问队员们展开了这张小纸片,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记满了文字和图案。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张看的人头都大了的纸片,竟然瞬间点燃了考古队员的热情。 而它的问世也瞬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专家们闻声而来,对纸片进行了仔细鉴定。 他们首先确认了纸片上的文字内容为《陀罗尼经咒》。 这是一种佛教密宗的咒语,用于祈福消灾。 纸片中央印有一尊手持法器的六臂菩萨像。 它的周围环绕着梵文,四角和每边也都刻有菩萨和供品图像。 从梵文和图像来看,它属于佛教密宗,与藏传佛教有一定的关联。 纸片上还有一行关键小字:“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 这段文字信息量巨大,它表明了这张经咒的印刷地点、作坊主人,甚至年代。 并且成都改名为成都府是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之后。 所以这张经咒的印刷时间不会早于757年,属于晚唐时期。 并且他们认为这张《陀罗尼经咒》的发现,意义非凡。 此前被认为是最早印刷品的《金刚经》印于公元868年。 而这张《陀罗尼经咒》的发现,将中国印刷史的起点提前了一百多年。 但是考古研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工作。 因此专家们对《陀罗尼经咒》的鉴定,经过了反复验证,确保了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并且虽然这张经咒被认为是最早的印刷品之一。 但专家们依然认为在它之前,可能还有更早的印刷品存在,只是尚未被发现。 考古发现就像打开一个个时间胶囊,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片段。 这张小小的《陀罗尼经咒》,不仅改写了印刷史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的文化、宗教和科技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能够揭开更多历史的谜团。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主要信源:(国家工业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古墓出土一只银手镯“暗藏玄机”,秘藏千年的小纸条竟是“国宝”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