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华裔核物理博士蒋国兵,从清华大学副教授,成了加拿大的一名油漆工。半年后,他在多伦多401高速上跳桥身亡,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6年多伦多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无情地拍打着这座看似繁华的都市。 在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的钢铁森林中,一个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他站在立交桥的边缘,脚下车流如织,如同蝼蚁般渺小。 44岁正值壮年,但他眼中却看不到一丝对未来的期许。 一跃而下后他结束了自己充满遗憾和悲剧色彩的一生。 这个男人名叫蒋国兵,一个曾经的天之骄子。 他的死讯很快在北美华人圈炸开了锅。 “44岁华裔博士蒋国兵跳桥身亡”的消息,冲击着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灵。 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陨落。 更引发了人们对海外华人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究竟是什么,将这位曾经闪耀的明星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时间回到1962年,蒋国兵出生在湖北省天门市马湾公社。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信息闭塞。 但蒋国兵却像一颗蒙尘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尤其在物理方面,更是有着异于常人的领悟力。 1978年对知识无比渴望的蒋国兵,在荆州地区物理竞赛中一举夺魁。 年仅16岁就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学霸”。 “水桶精神”,这是当年激励无数学生的学习典范,也是蒋国兵刻苦学习的真实写照。 炎炎夏日蚊虫肆虐,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影响学习。 他竟然将双脚泡在装满水的木桶里,坚持学习。 这份毅力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令人敬佩。 并且除了在学习上出类拔萃,蒋国兵的艺术天赋也令人惊叹。 他精通二胡,球技也相当了得。 小学加入文艺队,中学被马湾中学文艺班录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公社演出。 1979年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三年,17岁的蒋国兵不负众望。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在高手云集的清华园,蒋国兵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本校研究生,并留校任教。 年仅31岁他就成为了清华大学副教授,前途一片光明,令人艳羡。 这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然而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让蒋国兵获得了公派留学的机会。 他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深造,并取得了核物理博士学位。 留美期间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让他逐渐萌生了移民的想法。 而妻子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 2000年蒋国兵回国后,在清华大学短暂任教了一段时间。 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他还是选择了移民加拿大,与妻子和孩子团聚。 他以为这是新生活的开始,却没想到这竟是他悲剧的开端。 移民加拿大后,蒋国兵满怀希望地开始寻找工作。 但他很快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 尽管拥有双料博士学位,蒋国兵却在加拿大屡次碰壁。 他始终难以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高学历的光环在异国他乡,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他投出的简历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迫于生计蒋国兵不得不放下身段,从事刷油漆等体力劳动。 曾经的天之骄子,直到现在却沦落为油漆工。 这种巨大的落差,对他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蒋国兵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更无法面对曾经的辉煌。 然而尽管生活艰难,蒋国兵依然心有不甘。 蒋国兵始终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因此他不愿回国,不愿面对昔日师友,更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 他内心深处的骄傲和自尊,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蒋国兵进退维谷,找不到出路也无法跨越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 为了改变现状2002年,40岁的蒋国兵再次走进校园。 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化学系博士学位。 他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是即使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他的求职之路依然坎坷。 在加拿大求职的这几年,蒋国兵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如此努力,却依然无法得到认可? 2006年初蒋国兵终于找到了一份在怀雅逊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工作。 但这是一份临时工作,合同期因为有了半年。 短暂的希望之后是更深的绝望。 合同到期后蒋国兵再次失业,他彻底崩溃了,2006年那个寒冷的冬夜,在多伦多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上,蒋国兵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代天骄就此陨落,令人唏嘘不已。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主要信源:(武汉晚报:蒋国兵自杀震惊加拿大 200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