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场怪病席卷全国,让无数家庭陷入恐慌,而那个年代,糖丸成了孩子的救命稻草。天王黎明,为了筹集善款,竟做出惊天举动,冒着生命危险,用喉咙顶钢筋,只为换来孩子们的健康…… (信息来源:1905电影网《黎明荣膺国际影像节“影帝” 最具人气票选榜首》) “四大天王最水那个”,这顶帽子,黎明一戴就是三十年。 九十年代,香港娱乐圈最耀眼的标签,非“四大天王”莫属。张学友歌神加冕,郭富城劲歌热舞,刘德华影、视、歌三栖开花,唯独黎明,常被冠以“靠脸吃饭”的标签。 然而,当时间这把刻刀,雕琢出更清晰的印记,人们才发现,这位“最水天王”,藏着怎样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时间回溯到1990年,彼时黎明出道不久,正是人气急速攀升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一条与名利场截然不同的道路。 那年,小儿麻痹症,这个曾在上世纪肆虐中国的疾病,再度敲响了警钟。虽然顾方舟研发的糖丸疫苗,为无数儿童筑起了健康防线,但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依然无法获得这颗小小的“希望糖丸”。 黎明得知此事后,坐不住了。他推掉了无数通告,放下如日中天的事业,一头扎进了看不到尽头的慈善之路。 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质疑他“三分钟热度”,黎明只字不辩,用行动回应着所有的质疑。 连续三年,他将自己演唱会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消灭脊髓灰质炎”项目。只要能筹到钱,他什么都愿意做。 一次慈善晚会上,一位老板提出,愿意出资30万,但要求黎明表演“钢筋锁喉”。这个表演危险系数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面对老板近乎苛刻的要求,黎明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钢筋绕过喉咙,勒紧,再勒紧,黎明的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现场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黎明,依然咬牙坚持着。 那一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了那些孩子,拼了! 最终,在主持人的紧急叫停下,黎明才结束了这场惊险的表演。 类似的“拼命”时刻,在黎明的慈善之路上,数不胜数。 华东水灾,他奔走各地,筹集善款;汶川地震,他捐出9000万唱片收入;新疆地震,他冒着余震风险,将物资送往灾区,甚至一度失联……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黎明的身影。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 在一场慈善晚会上,为了满足一位临时加价的女富豪的要求,黎明带病上台演唱。由于没有提前彩排,加上身体不适,他的表演出现了失误,被一些媒体大肆渲染,嘲讽他是“四大天王最水”。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嘲笑,黎明没有辩解,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因为他知道,比起那些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这些流言蜚语,都显得微不足道。 多年后,当人们重新审视黎明的慈善之路时,才发现,他捐出的善款,高达数亿元,资助的儿童,超过8000万。 他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获益人数最多”的慈善活动发起人。 他三次获得香港回归后由政府颁发的“银紫荆星章”,表彰他对社会的杰出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破例接见这位来自东方的“慈善天王”,并授予他联合国护照。 这份荣誉,整个华人世界,仅有三人获得。 然而,面对这些耀眼的光环,黎明始终保持着低调和谦逊。 他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的慈善事业,甚至被帮助过的人,也嘲笑了他30年。 他就像一位无名的行者,默默地奉献着,不求回报,只为心中那份纯粹的爱。 如今,四大天王的光环早已褪去,但黎明的名字,却因为他的善举,被永远地镌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偶像的真正含义: 偶像,不仅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明星,更是用行动践行爱与责任的榜样。 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追寻的,真正的“天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