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山东一位大娘,给八路军端来了香喷喷的煎饼,饥饿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班长啃了两口后,突然说:不对,有问题!大娘强露笑容问:怎么了?谁料班长的质疑,让她顿时语塞,支支吾吾。 主要信源:(百度 百科:方兰亭 人物生平) 1964年费县烈士陵园,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长眠于此。 她就是方兰亭。 一位英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国重担。 1939年秋,大炉村笼罩在肃杀的秋风中。 周振苍是地下交通员。 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现在却肩负着传递重要情报的使命。 他把情报藏在不起眼的烟枪杆里,他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却因为日军突然的袭击,周振苍被捕。 严刑拷打,皮开肉绽,白粗布褂被鲜血染红。 但他始终守口如瓶。 最终他的头颅被悬挂在村口,成为了日军暴行的无声控诉。 而周振苍的牺牲,更是点燃了民众的抗日怒火。 他的妻子方兰亭埋葬了丈夫之后。 带着年幼的孩子,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抗战之路。 她接过丈夫未完成的任务,成为了一名情报员。 情报藏在她的发髻里,一次又一次地躲过敌人的搜查。 方兰亭像一条游鱼,穿梭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她不仅传递情报,还积极救助八路军伤员。 为他们提供庇护和照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 1940年的饥荒,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一切生命。 百姓挣扎在生死线上,八路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方兰亭的家,就成了八路军战士的临时住所。 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干活,亲如一家。 看到战士们吃糠咽菜,方兰亭心如刀绞。 她四处寻找粮食,想尽了一切办法。 为了不让战士们饿肚子。 方兰亭做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决定。 她卖掉了5岁的小女儿小兰,换取了十斤谷子。 方兰亭强忍着内心的悲痛。 她把谷子磨成粉烙成煎饼拿给战士们吃。 战士们看着面前香喷喷的煎饼。 发觉平时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吵闹的小兰不见了。 他们不由追问起方兰亭小兰的去向。 并在得知真相后,战士们凑钱赎回了小兰。 这一幕是战争年代人性的光辉,是军民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情流露。 1947年春敌人大举进攻,形势危急。 方兰亭负责带领家属队撤退。 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老弱妇孺步履蹒跚。 他们缺衣少粮,一路颠沛流离。 为了让大家填饱肚子,方兰亭甚至杀掉了唯一的一匹马。 撤退途中,渡口拥挤不堪。 年轻力壮的先过了河,老弱病残被留在了岸边。 一条小船来接方兰亭全家过河,但是却被她拒绝了。 她说:“不把她们先渡过去,我不上船。要死,我和他们死在一起!” 第二天方兰亭打听到附近有部队过河,她立刻前去求助。 巧遇了鲁南运送物资的负责人王墨山,两人是老相识。 王墨山被方兰亭的举动深深感动。 他动员部队,优先帮助群众过河。 军民一家互相救助,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团结之歌。 抗战胜利后,方兰亭并没有停下脚步。 她转入县实业科工作,积极动员青年参军,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淮海战役期间,她组织妇女缝制军鞋支援前线,荣立三等功。 从幕后工作到前线支援。 方兰亭用不同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奉献。 1964年方兰亭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 她安葬在费县烈士陵园,与她挚爱的丈夫和儿子团聚。 她的故事,她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