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校招,已经不招普通家庭的学生了
这篇文章只针对产品、运营这类非技术岗位。
过去的一年里,部门里大概招了4个实习生,清一色留学生,甚至还有高中本科都在美国的,难以想象,读得起美高的大佬,会看得上我司这三瓜俩枣。
又回想了一下,呆了这么多大厂,确实似乎没咋见过来自农村的产品实习生
不由感叹:是不是现在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才能在大厂做非技术岗?
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个逻辑在2024年似乎是成立的:
1. 大厂的非技术岗位,更偏好留学生,一方面是听起来更加唬人的学校排名,另一方面是所谓的国际化视野以及更加灵活的实习时间。但再便宜的留学,一年也得10万,多数家庭都出不起这个钱
2. 非技术岗非常看重个人软实力,但是软实力很难在学校习得,只能在日常培养;自信、阳光、谈吐大方,某种程度上,也是需要钱来培养
3. 非技术岗还刚需实习,但以现在的卷度,第一份实习,或多或少都需要家人帮助,家庭一般的学生,如何完成这个0-1的突破呢?
以上三点决定了,虽然说对候选人的家庭背景没有要求,但是最终能通过面试的,往往都是家庭背景不错的孩子。
互联网行业看似人人平等,但是也正在对多数人关上大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