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统一,我宁愿飞弹把我全家打死!” 90岁老兵高秉涵的这番话,掷地有声,也让许多人陷入了沉思:究竟是什么,让他说出如此决绝的话? (信息来源:高秉涵——百度百科) 幼年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他被母亲送往南京求学。谁能料想,这一别竟是永诀,那颗母亲塞给他的大红石榴,成了他此生最后一次与母亲的联系。 离开家乡的那天,他因为贪吃石榴,错过了与母亲的最后一面。这份无法弥补的遗憾,犹如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让他一生都无法释怀。几十年后,他已是白发苍苍,却依然清晰地记得母亲的模样,以及那颗饱满的红石榴。 他从此不再吃石榴,仿佛这样就能留住那份甜蜜的回忆,以及那份深深的愧疚。高秉涵在台湾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他从未忘记过海峡对岸的家乡,他始终渴望能回到故乡,回到母亲的怀抱。 加入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这一待就是几十年。高秉涵的命运,被时代裹挟,身不由己。他亲眼见证了台湾岛内政局的风云变幻,也目睹了台湾当局一步步走向“台独”。他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的煎熬。 他渴望回家,却有家难回,这便是许多台湾老兵的共同写照。他们像浮萍一样,漂泊在海峡的彼岸,心中始终牵挂着故土。 对高秉涵来说,“回家”不仅仅是回到故乡的土地,更是回到精神的故乡。他不止一次表达过对台湾教科书上没有“中国”的担忧,他担心年轻一代的台湾人会逐渐忘记自己的根,忘记自己的身份。 高秉涵的担忧,不仅仅是一位老人的叹息,更是一位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焦虑。他明白,教育是塑造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如果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一无所知,那么“回家”将成为一句空话。 高秉涵的“回家梦”,也体现了他对同袍的深厚情谊。他尽其所能,帮助那些已经逝去的台湾老兵将骨灰带回大陆落叶归根。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慰藉。他不希望这些老兄弟客死异乡,魂魄无依。 他希望他们能够魂归故里,在故乡的土地上安息。高秉涵奔波于两岸之间,为老兵们完成最后的“回家梦”,他的身影,也成为两岸交流的一座桥梁。 高秉涵的故事,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缩影,折射出无数台湾老兵的共同心声。他们经历过战火硝烟,饱尝过思乡之苦,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与统一。 他们目睹了台湾社会的变化,也感受到了两岸关系的波折。他们对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感到痛心和无奈,他们希望两岸能够早日统一,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高秉涵曾在山东卫视的纪录片《吾记录》中,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渴望。他说:“我宁愿飞弹把我全家打死,只要祖国能统一!” 这句看似极端的话语,背后蕴藏着一位老兵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和深沉的爱国情怀。他是一位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深知战争的残酷,但他依然愿意为了祖国统一付出一切,这份赤诚之心,令人动容。 他更是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希望“动手要快,不能拖”,这反映了老一辈人对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他们年事已高,时间不等人,他们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 2012年,高秉涵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这份荣誉,是对高秉涵几十年来默默奉献的肯定,也是对所有为两岸统一做出贡献的台湾同胞的敬意。 高秉涵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两岸统一而努力。他作为菏泽旅台同乡会的会长,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为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秉持着“帮逝去的同乡实现回家梦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023年,高秉涵回到山东老家探亲,他再次表达了他对两岸统一的坚定信念。他说:“两岸一家亲!”这简短的五个字,道出了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连,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统一的共同期盼。 他痛斥那些“为了政权攀附美国”的岛内人士,认为这是“数典忘祖的可耻行为”,这反映了他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强烈谴责,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 高秉涵的“回家梦”,是两岸统一的期盼与呼唤。我们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的曙光必将到来。 我们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高秉涵老先生能够亲眼见证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实现他魂牵梦萦的“回家梦”。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期盼,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们坚信,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