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刻。在英国忽视联合国的反对,秘密向乌克兰提供了所谓的“贫铀弹”之前,泽连斯基宣称的“巴赫穆特大反攻”似乎只是一场政治秀,备受全球质疑。然而,一旦那可怕的“贫铀弹”投入使用,情势开始发生变化,瓦格纳雇佣兵集团的领袖普里戈津不仅公开宣称“乌克兰大反攻来了”,还呼吁民众支持。
局势复杂多变。兵者,善变如狐!
面对乌克兰的80,000名士兵,以及来自北约的280辆坦克、1000多辆装甲车、300多门火炮以及90多门多管火箭炮,再加上即将出动的“贫铀弹”,普里戈津最担忧的是乌军能否成功将瓦格纳和俄军“主力”分隔开来。为此,他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绍依谷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瓦格纳特遣队与俄罗斯武装力量的主要力量分离,这一信息被藏在一封密函中,世界不得而知。
拜登的政策让俄乌战争远未结束,英国匆忙提供了“贫铀弹”,北约派出飞机和大炮,乌克兰则动员了最后的80,000名士兵,尽管他们被誉为精兵,但真正的精兵数量却令人怀疑。实际上,他们只是“最后的守卫”!
巴赫穆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乌克兰失去这座城市,俄罗斯将轻松地沿东侧地毯式占领剩余的乌克兰领土。这就是为什么双方将大战的关键局势设定在巴赫穆特的原因。俄罗斯需要依赖这场战斗来削弱乌克兰的战斗力,如果他们能够突破乌军的防线,甚至将他们合围歼灭,那将是最好的结果。而乌克兰则必须坚守巴赫穆特,这不仅是为了国内民众,也是为了争取西方国家的援助。同时,他们也需要耗费时间,以便重新组织军队,准备反击。
对于俄罗斯一方面来说,瓦格纳的普里戈津声称乌军在整个战线上集结了20万的预备兵力,其中包括8万精兵,主要集结在巴赫穆特方向。这8万名士兵与巴赫穆特地区的一万多名乌克兰守军一起,与瓦格纳雇佣兵的五万余人以及身后的20万俄罗斯军队形成了对峙态势。
这种局势有些类似于中国三国时期的“围城打援”包围战,乌克兰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战术计划。他们必须依靠这80,000名士兵,如果失败,那剩余的“老弱残兵”将不得不在整个乌克兰领土上进行游击战。如果最终部署成功,乌克兰将利用当前的决心直接进攻俄罗斯,这也是美国坚决支持泽连斯基继续作战的主要原因。
双方都在秘密准备着强大的决战,下一场大战可能会达到战役级别的规模。乌克兰在巴赫穆特周围的高层建筑下建有环形地下通道,士兵可以快速在不同地道之间转移,为地道战做好了准备。在经过四个月的攻防战之后,这里已经形成了堡垒般的战场结构。
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在赫穆特地区形成了层层包围的态势。这个“三环之局”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巴赫穆特城内的一万名守军处于瓦格纳雇佣兵五万人的包围中,瓦格纳雇佣兵则受到外围8万名乌克兰士兵的威胁,而在乌克兰80,000名士兵的外围,还有20万名俄罗斯军队在守株待兔。
这种环环相扣的局势导致了生死攸关的僵局,双方都不愿意后退,而打下去可能会导致
一方被耗尽。因此,双方都在为了制定关键时刻的计划而不遗余力。
俄方正在通过秘密通信,而欧盟各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已经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大量炮弹。根据战争消耗的综合数据,这些炮弹足以供应乌军使用五个月之久。战场态势的发展似乎已成定局,双方将迎来一场激烈的决战。
在这一关键时刻,一名俄军士兵的自拍照片浮现在网络上,他被困在“战壕”中,无法得到支援。由于一环扣一环的包围,现在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策划最终的决战,而不是为了解救一个士兵而危及整个军队。
巴赫穆特城正被南北两个方向的包围夹击,但不要忘记,这两支俄军自己也被从三个方向包围。中间的“田地”似乎成了生死交锋的背景。
此外,还有20万俄罗斯军队隐藏在战线附近,尚未参加第一线战斗。对于这些部队的信息很少,但双方和北约都在通过军队指挥的方式进行内部意见交流,并紧锣密鼓地进行兵力调配。
在这个阶段,俄罗斯士兵在麦田中的“守望者”们的生命正在不断流逝。乌克兰的反攻将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拭目以待。俄罗斯也准备好了大量的预备队,许多战机尚未投入战场。因此,即将到来的一场“战役级别”的战斗极为关键,任何一方都没有胜券在握,双方都为了大局而选择了公开的牺牲!
对于双方都在准备的“时机”,有两种可能的结局:
第一个可能性是俄罗斯最终占领巴赫穆特。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意味着乌克兰在城内的一到两万名士兵将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可能被全歼。这将给乌克兰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在当前欧美银行业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援助乌克兰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乌克兰可能会成为一个被遗弃的国家,北约将撤出,留下一个长期陷入贫困的国家。
第二个可能性是乌克兰成功突破包围,解救巴赫穆特。这将对瓦格纳雇佣兵造成严重损失,大大降低了俄罗斯的进攻能力。北约也将抓住机会,支持乌克兰发动进攻,如果他们成功,北约的东扩将彻底封锁俄罗斯的大门,从而改变世界格局。
无论哪种结局,都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格局。北约并不仅仅是一个防御组织,它实际上是一个扩张性的组织。这一次战争的结果将不仅影响乌克兰和俄罗斯,还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世界和平的梦想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