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要怎样做才能活下来?
先看史料: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很清楚,刘封的直接死因是诸葛亮和刘备达成了易世之后终难制御的共识。
算算这位仁兄短短一年时间都干了什么:
1、连续抗命不助关羽;
2、侵凌孟达,夺其鼓吹,导致孟达投魏;
3、丢失东三郡。
还能说啥?雷声滚滚。和他一比,马谡都是小清新。
好了,即便开了上帝视角,刘备尚在,这位大少就干下如此丰功伟业,一日无刘备,能指望他乖乖听命,而非成为政权不稳定因素?关羽都敢不买账,孟达这号老资格东州功臣都敢当孙子收拾,还有什么人他不敢惹,什么事他干不出来?蜀汉已经丢失了荆州,又去了东三郡,小本经营,仨瓜俩枣,还有什么资本养着这颗不定时炸弹,非等他再次爆炸才去收拾残局?
再者,同样收拾刘封,政治成本大有不同。刘备不但是君,更是父,换了平辈的刘禅就不同了,一不小心就能扣上一顶“手足相残”的弑兄帽子。
恰好,刘封打建安二十四年后半截起,自个儿把罪名都凑齐了,刘备只需依法办事就能万事大吉,不就坡下驴更待何时?明知道这是口锅,还甩给儿子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阿斗哭倒在地:“爹,难道他才是您亲生的?!”
至于什么担心这位假子会夺位之类,那真是想太多,且不说刘备正经儿子排一溜,就他老兄约等于零的政治势力和政治智商,搞个三郡都能搞得众叛亲离,还想谋取至尊?大笑话嘛。
倒回来看,但凡表现低调点,生存概率便很乐观。
譬如关羽调兵,天塌下来有长个子顶着,人家假节钺担当专征之任的大佬考虑的问题,要你个小单位负责人瞎操心什么?标准的因局部利益影响全局利益。事实证明,打下襄樊,夹在汉中和襄樊之间的东三郡自然稳若泰山;打不下襄樊,孤悬在外的东三郡乌龟缩头功练得再好,也是危乎殆矣。何况刘封还守了个寂寞。
与孟达矛盾就更甭说了。孟达什么人?当年和法正一块儿把刘备迎接入蜀的大功臣。打人不打脸,夺鼓吹这号把老同志的脸面当众踩在脚下的操作,真不是等闲能干出来的。也不想想,孟达的鼓吹是哪儿来的?你刘封想夺就夺?把政治规矩置于何地?
一句话,摆不正位置,自取其祸,要避祸,只能摆正位置,让最高统治者没有失控之虑。讲真,就刘封这没数的性格,哪怕投了曹魏都未见得有好下场。蜀汉政坛斗争已算得温和,又不怎么讲究肉体消灭,丢到波谲云诡,动辄砍瓜切菜的曹魏,孟达这号老油条都没活过几集,何况政治才能低下 还搞不清自己几斤几两的大少爷刘封?
性格决定命运,诚不我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