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河北沧州,一老太拿着一张老古董存单到银行取钱,存单上有41.6元,定期半年,谁知

河北沧州,一老太拿着一张老古董存单到银行取钱,存单上有41.6元,定期半年,谁知银行不认,说无法验证存单真伪,不给老人取钱。老人在银行外嚎啕大哭,说这是她姥姥在1959年存的养老钱,记者帮老太又找到银行,银行给她计算本息,41.6元存61年,利息一共11.26元,连本带息52.86元!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一张泛黄的存单,在2020年年末的河北沧州,掀起一场关于时间、承诺和人性的风暴。 这张存单来自遥远的1959年,存款金额只有41.6元。 却承载着一位沧州老人对已逝姥姥沉甸甸的思念。 田奶奶是这张存单的保管者,也是这段跨越六十一年故事的讲述者。 对她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姥姥留下的唯一念想。 为完成姥姥的遗愿,她多次奔波于沧州市吴桥县农村信用联社,希望能取出这笔钱。 然而取款的过程并不顺利。 吴桥县乡农业社信用部早已不复存在,相关的档案也无从查找。 存单的真伪难以确定,信用社也面临无法兑付的风险。 田奶奶悲痛欲绝,无奈下她向记者求助。 在记者的协助下,信用社的梁主任承诺将尽全力调查,妥善处理此事。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建议田奶奶收藏存单,认为其收藏价值远超实际价值。 也有法律人士指出,田奶奶需要证明自己对姥姥遗产的继承权,才能合法取款。 经过多方调查取证,信用社确认存单的真实性。 原来这张存单是当年村民投资村委会转存的信用存单,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没能兑付。 真相大白后信用社决定尽快将钱款送到田奶奶手中。 杨主任表示,会把这笔钱亲自送到田奶奶手上,兑现这份迟到的承诺。 一张存单一份承诺,跨越六十一年,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社会的人情温暖和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视,更彰显诚信和责任的重要性。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许多人和事都被时间的洪流淹没。 但总有一些东西,能够穿越岁月的长河,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田奶奶和这张存单的故事,正是对这种力量的最好诠释。 主要信源:(经济生活)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