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3年,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遭遇重创。此时韩信正奉命北上平叛,他抓住这个机会,向刘邦索要更多的封地。这一举动让刘邦勃然大怒,但为了战事,他只能咬牙答应。这个插曲在刘邦心中种下了芥蒂,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韩信的这一举动,虽然获得了短期利益,却失去了君主的信任,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刘邦建立汉朝后,按照承诺对功臣进行封赏。韩信作为军中第一人,获得的权力最大。然而,这也引起了刘邦的警惕。一个庞大的阴谋开始在韩信周围悄然成型。刘邦的这种态度,反映了古代君主普遍存在的猜忌心理。功高震主,历来都是危险的处境。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瓦解韩信的势力。他剥夺了韩信的大部分兵权,但又不忍心杀死这个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就在刘邦犹豫不决之际,吕雉和萧何替他做出了决定。这种慢慢削弱的过程,显示出刘邦的政治手腕。他既要防范韩信,又不想太快翻脸,以免引起其他功臣的不满。 公元前196年,趁刘邦外出之机,吕雉和萧何以韩信勾结陈豨谋反为由,将其处死。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就这样黯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