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艾跃进在病床上,,与自己妻子一起过的最后一个生日,镜头中的他此时虽然露出笑容,但是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的虚弱,脸色蜡黄。 (阅读完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南开大学2016年4月,春寒料峭。 第一殡仪馆先苑厅外,人山人海,送别一位先生。 没有煽情,没有喧嚣,只有沉重的脚步和低垂的头颅,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艾跃进走了,年仅58岁。 这位南开大学的教授,一生燃灯,照亮了太多学生的求知路。 如今灯灭了,却留下了一束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艾跃进的一生,是教育与生命交织的旅程。 他将对教育的热情与面对病魔的不屈抗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 这种哲学,并非来自书本,而是源于他对生命最真实的体验。 他用生命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艾跃进出生于1958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家庭的熏陶,使他对知识有着天然的渴望。 78年恢复高考后,他成功的抓住了这次的机会。 南开大学成为了艾跃进学术生涯的绿洲。 他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来新夏教授,潜心研究中国近代史,成绩斐然。 艾跃进的作品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学术视角,在史学界引发广泛关注。 他并非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用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为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艾跃进的课堂,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 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讲得生动有趣。 艾跃进不仅传授知识,还点燃了学生心中学术探索和社会责任的火花。 他的课堂总是爆满,甚至走廊里都挤满了旁听的学生,这足以证明他的魅力。 但是2016年初,艾跃进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这个消息,对他的家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妻子付洪悲痛欲绝,但她知道丈夫最需要的是支持和陪伴。 在病痛的折磨下,艾跃进展现出惊人的毅力。 他积极配合治疗,忍受着化疗带来的痛苦,即使在最虚弱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读书看报,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学生成长。 他与妻子一起回忆过去,那些甜蜜的过往,成为支撑他活下去的力量。 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也弥漫着悲伤的气息。 艾跃进的生日,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生日。 妻子付洪为他准备了一个小蛋糕,烛光摇曳,映照着她泪光闪烁的脸庞。 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用最温柔的笑容,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场景,却也展现了人世间最真挚的爱情和最伟大的力量。 艾跃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理想,在艰辛中寻求知识的光芒。 他留给学生和社会的遗产,不仅仅是学术著作。 更是他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主要信源:(民族复兴网:沉痛悼念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艾跃进教授 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