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为啥要“侵略”西藏?"1990年,中国驻美大使李筆星曾这样被一美国老太为难

“中国为啥要“侵略”西藏?"1990年,中国驻美大使李筆星曾这样被一美国老太为难质问,李肇星说了一席话,让老太羞愤难当。 (信息来源:中国在线2011.9.15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 在中国外交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以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外交官的铁腕手腕闻名于世,他就是李肇星,一个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一路成长为中国外交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李肇星的文学梦始于童年,在山东青岛市胶南县的大珠山脚下,年幼的李肇星就展现出对文字的热爱,即便在艰苦的农村生活中,他也总能找到时间沉浸在书海里。 这份对文学的热爱,在他日后的外交生涯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繁忙的外交工作之余,李肇星从未放弃写作,他的散文集《彩色的土地》不仅展现了他对非洲的深刻观察,更流露出一个外交官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本书成为了李肇星文学才华的见证,也让人们看到了外交官柔软的一面。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怀揣着文学梦想的李肇星,在高考时阴差阳错地被北京大学西语系录取,这个看似偏离梦想的转折,却为他日后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踏入外交领域后,李肇星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他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巧妙应对西方记者关于"西藏问题"的刁难。 他的回答不仅机智,更彰显了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有一次,当一位西方记者试图挑衅时,李肇星不卑不亢地回应:"你对自己的国家怎么看是你的问题,但是中国的主权是神圣的,外国人无权干涉!"这番掷地有声的回答,不仅堵住了对方的嘴,更赢得了国人的赞赏。 李肇星在处理复杂的国际问题时,总能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在解释西藏问题时,他巧妙地引入了德克萨斯州独立运动和美国政府对待印第安人部落的政策作为类比。 这种比较不仅让西方听众感到意外,更让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李肇星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让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 1998年,一次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演讲成为了李肇星外交生涯中的经典一幕,当一位老太太突然站起来质问中国"侵略"西藏时,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然而,李肇星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以平和的语气询问老太太的家乡,得知她来自德克萨斯州后,李肇星巧妙地指出:"你们德克萨斯州1848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就已纳入中国版图。" 这个富有智慧的回答不仅化解了现场的紧张氛围,更让那位老太太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最后,老太太甚至热情地拥抱了李肇星,感谢他让她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李肇星高超的外交艺术,他用理性和智慧,而不是对抗,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可能的外交危机。 在处理中美关系这个复杂的国际难题上,李肇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长期在中美关系第一线工作,担任过主管美洲大洋洲事务的副外长等重要职务。 在美国人眼中,李肇星是一个矛盾而又迷人的形象,他既能展现出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气质,又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立场,这种多面性使他在处理复杂的中美关系时游刃有余,赢得了美国政界和民间的普遍尊重。 李肇星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因其坚定的立场被美国媒体称为"强硬派"。 2003年至2007年,李肇星担任中国外交部长,这是他外交生涯的巅峰时期,在这个重要岗位上,他积极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外交理念,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外交思想。 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智慧,也反映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在李肇星的推动下,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即便在退休之后,李肇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对外交事业的热情,他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分享他对国际关系的独到见解。 同时,李肇星还在多所知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为培养下一代外交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不仅被他渊博的知识所吸引,更被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