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一男子只买了交强险,结果雪天追尾了一辆宝马,修车费得花3万。更让他崩溃的是,因为他一直推三阻四不肯沟通,宝马车主申请了保险代位追偿,最后保险公司向他索赔了14万元! 咱就说,这雪天路滑,开车跟溜冰似的,追个尾啥的很正常吧?可这后面的理赔,简直比追尾本身还刺激。今天就扒一扒之前发生的几起案例,看看这保险理赔里到底有多少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咱们接着往下聊~ 冬天到了,北方不少地方都开始下雪。路面湿滑,开车时得小心,对车技和车况都是个挑战。前段时间,山东和辽宁分别发生了两起雪天追尾事故,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背后的理赔纠纷却让人大跌眼镜。 一起是山东滨州的“十四万天价追尾”,另一起是大连香炉礁桥下的定损争议。这些案例不禁让人思考,雪天追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这理赔的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滨州的孟先生,妥妥的老司机,觉得自己技术过硬,再加上车也比较老旧,就只上了交强险。雪天路滑,一不留神就追尾了辆宝马。本来以为赔个几千块就完事了,结果4S店一通操作,定损三万。 孟先生觉得这报价虚高,就开始扯皮,结果人家宝马车主直接走了代位追偿。等保险公司找上门来,维修费已经飙升到14万了!孟先生直接蒙了,这钱够买辆新车了。更让他想不通的是,这中间的差价是怎么来的? 4S店解释说,是因为排气管变形导致三元催化器损坏,更换费用将近3万。宝马车主说,他选择的是代位追偿,只关心车修好就行,费用多少他不在乎。 保险公司也力挺4S店,表示所有流程合规,费用合理。这十四万到底值不值,恐怕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说得清楚了。 大连的王先生也碰上了类似的糟心事。 他追尾了前面的两辆车,但由于三者险已经过期,只能用交强险来理赔。王先生本来想私下解决,但4S店一开口就要7000多。王先生一看这清单,感觉水分太大,很多旧伤也被算进去了,明显是恶意扩损。一番讨价还价后,最后赔了3800块。 尽管比最初的报价少了很多,但王先生仍然心存疑惑:4S店的定损标准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看人下菜碟?这价格浮动也太随意了吧。 为了避免遇到这两个案例中出现的情况,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交强险和商业险的区别。交强险是必须买的保险,保额不高,主要是赔给对方的损失。商业险是自愿买的,保额更高,能赔自己的损失。 其次,要了解4S店的定损流程。定损员会根据车子的损伤情况和市场价,给出维修方案和价格。但这里面也存在一些猫腻,比如“扩损”、“换件”等。多问问几家4S店或维修厂,比较一下,这样才不会被坑。 最后,如果对定损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司法鉴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保险公司为你赔付后,它们有权向事故的责任方追回这笔钱,这就是代位追偿。简单来说,保险公司替你垫付了赔偿金,然后去找责任人索赔。这样不仅保护了你的权益,还能避免你个人去打官司的麻烦。 保险公司先给车主赔钱,然后去找肇事者要回这笔钱。这本来是为了保护被保险人的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保险公司为了减少损失,可能会选择更贵的维修方案,导致肇事者承担更高的费用。 因此,在发生事故后,一定要与保险公司和对方车主积极沟通,尽量协商解决,避免事态扩大。 开车嘛,安全第一,谨慎驾驶永远是避免事故的最佳方式。当然,了解一些保险理赔知识,也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4S店定损环节的监管,别让“天价追尾”之类的事件再次发生。也希望每位车主都能擦亮眼睛,别让“套路”蒙蔽了双眼,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 记住,安全驾驶,理性理赔,才能安心出行。 原文刊载于今视频APP 2024-07-06关于“山东滨州,一男子为省钱仅购买了交强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