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抗美援朝最大的叛徒,致“万岁军”伤亡6000余人,江拥辉首战“败走麦城“ 19

抗美援朝最大的叛徒,致“万岁军”伤亡6000余人,江拥辉首战“败走麦城“ 1952年10月6日至14日,我志愿军38军与南韩第9师进行持续9天的激战后,经过24次易手最终撤出白马山。 为此,韩国军史大书特写,称此役“靠自身的力量大获全胜,其师长金钟五也一战成名,该师参谋长朴正熙在后来更是仕途得意,当上了韩国总统。 要知道,我38军可是被彭老总称之为“万岁军”的王牌军,此役战士们也英勇无畏,大量杀伤了南韩军的有生力量,而军长江拥辉在战斗期间的指挥也是可圈可点,那么为何会败走麦城,甚至付出伤亡6700人的代价呢? 这是因为38军出了一个败类。 白马山是由一群以394.8高地为主的山岭组成,是韩军第9师据守的主阵地,与第38军 项里北山阵地遥相呼应。 对于联合国军来说,如果丢失了这个高地,美第9军就只能撤退,将无法利用这片地区的交通网,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从1951年秋季攻势,联合国军从第42军手中重新夺回阵地后,便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坑道和钢筋混凝土地堡群。当42军反击时,美军就利用这些工事,再加上飞机、坦克和强大炮火的支援,导致我军伤亡惨重。 因此,当38军和42军换防后,志愿军总部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夺回白马山,除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外,也要将42军在此地“栽的跟头”找回面子来。 江拥辉,是新任38军军长,拿下白马山是他接任后的“当头炮”,所以更十分重视,当接到命令后就全军准备起来。 当时参战部队第114师提前6个周就开始进行战前练兵,战士们个个憋足了劲,即便练潜伏也专找有青蛙叫的地方训练,如果队伍经过,蛙叫如常为合格,最终整个队伍全都练成了无影无形的“隐身人”。 此外,全师上下还演练了苏式新装备及通讯联络、步炮协同等战斗组织与战术动作,并用一个多月时间储备了大量物资。火炮、高射炮、高射机枪、坦克,除了飞机外应有尽有。 最后炮兵诸元调整好了,坦克也进入了出发阵地,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开战。 可是谁能想到,就在这节骨眼上,突击部队的一个干部投敌了。 这个叛徒叫谷中蛟,是第340团第7连的一个文化教员,在10月2日那天乘着干部们往来查看道路之机,从前沿阵地悄悄地跑到韩第9师的阵地上去告了密。 彼时,韩军第9师正在举行全师运动会,其师长金钟五闻讯大惊失色,当即命令转入战斗准备状态,并迅速对白马山调集炮兵,增强火力,全师投入战前准备,增派部队加强白马山防御力量,甚至各部队要下发充足的补给品和饮水,以保证坚持一周以上时间。 可以说江拥辉那个愤怒啊,同时面子上也挂不住了,要知道,当时志愿军吸取五次战役后期的教训后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工作,整个1百万大军中只有数十人投敌,可谷中蛟偏偏就是这万分之一中的一个! 这仗到底打不打?面对严阵以待的南朝鲜第九师,如果再打就是强攻了! 可是如果不打,全军上下的所有精心准备全部付之东流,白浪费时间精力了。 于是江拥辉向兵团请示怎么办,其兵团司令正是王疯子王近山,他听后想也没想大喊一声:“你拿那么大一把牛刀杀只鸡干吗还哆嗦?” 于是,10月6日夜,38军开始打响了进攻战,然而遗憾的是,火力突袭足足进行了27分钟,竟只伤了对方23人。 最终,残酷的激战战至14日,连续9天的争夺后,虽然白马山大部分高地仍在第38军手中,但394.8高地又成了反复拉锯战的焦点。 彼时韩军第9师陆续投入4个步兵团的兵力,第38军也相继投入13个步兵营又两个连,可白马山依旧难分仲伯。 眼看战士们伤亡惨重,江拥辉冷静下来思考,还要继续打下去吗?撤还是不撤?如果继续与敌人争夺,付出的代价还是会扩大,阵地也很难巩固,于是为了及时止损,他咬咬牙,做出了一个虽然痛苦却又理智的决定,撤出白马山地区! 就这样,由于谷中蛟的叛变投敌,再加上敌军炮火及空中的优势,使得38军的白马山之战最终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