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也就 13 岁上下的女孩子,居然能被 87 岁的乾隆临幸呢,可这事儿就是实实在在发生了呀。她可是乾隆最后离世的那个嫔妃呢。更绝的是,几十年前,她的姑祖母竟然是堂堂的大清皇后。那咱们一块儿来瞧瞧乾隆后宫那扑朔迷离的晋妃吧。
晋妃呀,她是镶黄旗满洲的,出身名门呢,姓沙济富察氏,她父亲是主事德克京额。 咱都晓得哈,清朝有四大家族呢,其中那沙济富察氏厉害得很,都辉煌了一百年啦,能称得上是清朝第一大贵戚呢,晋妃就是出自这个家族哟。虽说她爹德克京额没啥名气,可要是提到她的曾祖父,那可真是家喻户晓啦。 晋妃的曾祖父是那位当了三十年相位的大学士马齐,他在大清政坛那可是像常青树、不倒翁一样。熟悉清史的同学都清楚,马齐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举荐过八阿哥胤禩,这人可以说是八爷的一个忠实粉丝呢。 雍正继位之后呢,没对他进行打压,反而还重用他,把他提拔成了总理事务大臣。马齐的侄女被嫁给了皇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而嫁给弘历的这位就是特别有名的孝贤纯皇后。 从辈分来讲,孝贤纯皇后是晋妃的姑婆。这意味着姑婆孝贤纯皇后和侄孙女晋妃,都属于乾隆后宫的成员呢。 看到标题的同学或许会纳闷,为啥说晋妃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呢? 在乾隆中后期呀,特别是乾隆五十三年之后呢,一直到嘉庆帝继位那会儿,清宫档案里头呀,始终都没瞧见这位妃子的影子呢。一直到嘉庆三年七月初九的那个脉案里,晋贵人的名号这才第一次冒出来啦。 有人猜测,晋妃或许是在嘉庆三年的外八旗选秀活动里,同寿贵人被嘉庆帝选中后,又献给了太上皇乾隆。 据资料来讲哈,嘉庆二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呢,敬事房传下旨意,要给新入宫的那两位贵人准备宫分啦,基本上能确定这两位入宫的贵人就是晋贵人和寿贵人啦。 意思就是,晋妃以及寿贵人并非是通过选秀这种方式进入皇宫的,很有很大可能是在嘉庆二年的时候被直接给送到皇宫里去的。 得承认啊,嘉庆这人挺聪明的。在乾隆当太上皇那会儿,他可牢牢抓住大权呢。所以呢,嘉庆凡事都先请示太上皇,还会抓住各种机会去讨好自己的这位老父亲。就像他进献晋贵人、寿贵人这两位妃子,那就是讨好老父亲的行为呀。 还有一点哈,大家都明白乾隆对他的原配孝贤纯皇后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寄托呢,把孝贤纯皇后同族的晋妃献给乾隆,乾隆怎么可能会不开心呀? 也许有人会问呢,嘉庆二年那会儿,乾隆都已经 87 岁啦,他还能宠幸晋妃和寿贵人吗? 在雍正六年的四月二十一日,存在这样一份谕旨: 今儿总管他们跟咱说的易贵人那事儿啊,像这种贵人进陵还成。陵里面那可是关乎风水的地方,往后你们可得多留意着点,要是曾经侍奉过皇考的贵人那还行,要是那种随便加封的就不行啦。要么就在外围四周左右,要么就在苏妈里姑那附近另外建个园寝。你们可得记住了。要是遇到事儿了,就跟内务府总管秘密商量,然后再上奏。 雍正下达了这份谕旨,明确指示说,像易贵人这种以前侍奉过康熙的妃嫔,是能够葬进皇陵的;而那些没有侍奉过康熙,仅仅是因为其他缘故被加封的,就不可以葬进皇陵。 咱都清楚哈,晋妃和寿贵人死了之后都给葬进乾隆的裕陵妃园寝啦,这就意味着她们都曾被乾隆临幸过呢。瞧好了啊,都八十多了的乾隆,照样能宠幸妃嫔,不得不说,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呐。 不过呢,乾隆宠幸她的时间并不长呀,才过了一年呢,他就去世啦,这意味着,晋妃进皇宫还不到两年呢,她就成寡妇啦,那会儿她大概也就十五岁吧,真的是太可怜啦。 没办法呀,从被送进皇宫的那个时候开始,她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啦。 因为晋妃原本是嘉庆朝才进宫的新成员,第一次被封为贵人是在嘉庆刚开头那会儿,所以嘉庆亲自掌权之后,没对她进行加封,就这样,晋妃从西六宫搬离,去到了寿康宫,开始了太妃的生活。 其实呀,这晋妃可不是个能活得长久的人呢。主要是她进到宫里的时候,乾隆都已经 87 岁啦,而她自己才十几岁呢。所以啊,乾隆去世之后,她能活过嘉庆朝,这是很自然的事儿。 道光登基之后,瞅瞅大清的后宫,晋妃就成了唯一还在世的乾隆的妃嫔啦。因此呢,道光帝就破了例,给她连续晋升了两级,从晋贵人一下子尊封为晋妃啦。 嘿呀,你猜怎么着,这晋妃被封为妃之后呢,仅仅活了两年就回瑶池啦,大概年龄在四十岁上下吧,接着就被埋进乾隆裕陵妃园寝啦,晋妃可是最后一个进到裕陵妃园寝下葬的妃子哦。 得说一下哈,晋妃的那个宝顶呀,其实在乾隆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修建好了呢,修建的时候是按照贵人的标准来弄的,根据清朝的制度呀,贵人能享有的墓葬形式就是砖池。等晋妃去世的时候,她的名分已经是妃位啦,那就应该按照妃位石券的标准去修建啦。 不过呢,那会儿裕陵妃园寝压根儿就没多余地儿去修建新的石券啦。所以呀,道光帝就下达命令,把晋妃原先的砖池改成了石池,这也算是给她提升了下规格呢。即便如此,一个妃主却葬在低等的石池里面,这确实有点不符合常规啦。 不过呢,对于一个已经不在人世的人来说,这些压根就不重要啦。 从头到尾看晋妃这一辈子呀,十几岁那样的青春年华,去侍奉快九十岁的太上皇乾隆啦,没到两年时间呢,就成了后宫里的寡妇啦,到底这是幸运呢,还是让人觉得可怜呢?这里面的滋味呀,或许也就只有她自己能感受得到咯。 参考资料:《清史稿》以及《清高宗实录》和《道光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