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18年从未喊过我一声娘,得知我卧病的那天,他回家跪到了我面前。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十八年了,我这个当娘的心里始终像堵了块石头,沉甸甸的。自从十八年前收养了冬冬,我便一直盼着他能有一天叫我一声“娘”,可那一天终究没有来。 那年,我和丈夫结婚多年一直无儿无女,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我的身体出了问题,这辈子怕是难再怀孕了。我整日以泪洗面,直到丈夫提议领养一个孩子,我们的日子才逐渐有了新的希望。 冬冬是在他两岁时被我们接回家的,瘦小、沉默,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怎么哭闹,也不亲近人。我们知道,这孩子怕是从小就缺乏关爱。于是,我格外对他好,做饭、洗衣、哄他入睡,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只想把心底那份缺失的母爱全都倾注在他身上。 可不知为何,冬冬总是对我有一股疏远感。别的孩子会在母亲的怀里撒娇,会甜甜地喊一声“娘”,可他从未有过。他从小就不愿多说话,尤其是在我面前,更多的是冷漠和回避。每当看到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在母亲怀里,我的心就隐隐作痛,但我不愿对外人说这些,始终对他保持耐心。 他上学后情况更明显,村里的孩子们时常取笑他,说他不是亲生的,是“捡来的”。虽然我和丈夫从未对外人讲过他是领养的事,但乡里乡亲的,早就风言风语四处流传。 冬冬小时候不明白,但渐渐地,他开始疏远我们,尤其是我这个做娘的。他对丈夫倒还算尊重,但一到我跟前,总是闷声不响。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心里的伤口也一点点加深。 十八岁那年,冬冬高中毕业后便离开了家,去了外地打工。从那以后,他极少回来,偶尔打个电话给丈夫,问候几句,却从未主动跟我通话。 村里人都知道我卧病在床,病情日益加重,邻居们劝我找他回来,我却不敢打扰他。心里虽然有万分不舍,却也明白,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何必再为我这病弱的身体操心。 去年秋天,医生诊断我得了肾衰竭,必须长期卧床。丈夫在我床前照料了几个月后,因操劳过度也病倒了。村里人都开始议论,说我这养子心太狠,知道养母重病也不回来。我听了这些话,心里酸得难以言喻。十八年了,他从未喊过我一声“娘”,我这病他怕是也不会回来探望了吧。 可谁知,昨天傍晚,我正躺在床上,听见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我以为是邻居来看我,没料到进门的竟是冬冬。他比我印象中的样子高了很多,穿着一件厚实的外套,神情紧绷,脸色有些苍白。他进来后什么话也没说,径直走到我床前,忽然跪了下来。 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甚至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冬冬从来都是冷漠的,他怎么会跪在我面前?我的手微微发抖,哽咽着问:“冬冬,你……这是干什么?” 他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哀伤:“妈……我知道我做错了,您别怪我……”话音未落,他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我心头一颤,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我从未想过,十八年没喊过我“娘”的冬冬,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叫我“妈”。这一声“妈”,让我等了整整十八年。 冬冬接着说:“从小村里那些人总说我不是亲生的,我一直心里憋着一口气。您对我再好,我也觉得不是真的。可昨天邻居给我打电话,说您病重,我……我突然明白了,您才是真正疼我、爱我的人。我一直都错了……” 听到这些话,我心里积压多年的痛楚和委屈瞬间爆发了。我抓住冬冬的手,声音颤抖:“我从没怪过你,冬冬,我知道你心里苦……只要你过得好,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他紧紧握住我的手,眼泪大滴大滴地落在地上:“妈,您原谅我吧。我以后一定好好照顾您,不会再让您受苦了。” 这一刻,所有的隔阂、误解都消散了。我的心里仿佛放下了一块压了十八年的大石头,终于能够轻松呼吸。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泪眼模糊地看着他。 窗外的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但我的心中,却第一次感到了一丝温暖与安慰。十八年来,我所期盼的那一声“娘”,终于在这个不算完美却深刻的时刻到来了。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