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入寒了,怕冷的朋友注意好了。 明天就是寒露了,开始出现“寒”的节气,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这标志着天气从白露的凉爽逐步转向寒冷,地面的露水愈加冰冷,即将凝结成霜。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 最容易就是着凉感冒了,出现感觉冷,流鼻涕,打喷嚏,嗓子痒,头疼。 伤寒论的第一方桂枝汤对这个还是不错的,喝完加热粥出了汗基本都能排出寒了。 区别就是有汗用桂枝汤,无汗用麻黄汤,一会怕冷一会怕热,胃口差,口苦咽干,还会心烦,用小柴胡汤。 既有表寒又有里寒,外面感觉怕冷,里面也觉得怕冷,里面也有寒邪,这个时候可能就要用小青龙汤 怕冷怕风,肩颈以下到整个后背都僵硬不舒服,甚至有一点疼。了解葛根汤。 鼻子,鼻子塞、流清鼻涕,同时又怕冷无汗,舌质淡苔白腻。荆防颗粒是很好的选择。 锻炼防寒冷 ,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寒冷,不应仅仅是被动的防御,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身抵抗力强是不怕的。 天冷要养好肾,做好:冷面、温齿、热足,养好肾阳。 冷面就是20℃冷水洗脸,可提神醒脑;温齿用35℃左右的温水刷牙和漱口;热足,即临睡前热水洗脚泡脚。#你相信中医吗##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