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笔记:黄浦江右岸的大堤上 梁东方 黄浦江右岸的大堤上,正有一位跑步的年轻女子

上海笔记:黄浦江右岸的大堤上 梁东方 黄浦江右岸的大堤上,正有一位跑步的年轻女子经过。她明艳的眼眸和年轻的肌肤以及匀称的生命力线条,让侧后方一个同样在跑步的男子不断地看,看了又看。 这让女人意识到了被看的看,终于使女人干脆停下了脚步,假装休息,不惜打断自己跑步的节奏也要躲开潜在的纠缠。这个时间她要的是专心跑步,穿过阳光和荫凉,在周末上午呼吸着蓝天白云下的黄浦江的气息,跑到汗流浃背,浑身上下都洋溢起多巴胺的甜蜜。 阳光普照,白云朵朵,船舶突突突地在江中行经,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不远不近地跟随着的男子不得不按照原来的步频跑了过去,跑过去的时候还回了好几次头。 周末的上午,来江堤上走路跑步骑车的人本来应该络绎不绝,但是漫长的酷热和已经过了晨练时间段的燠热,让那样的典型景象没有出现。只是偶尔才会有人经过。 有全副武装将浑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妈妈,领着连帽子也不戴的女孩来骑车的母女俩,她们对比鲜明的装束自成其趣又并不自知。在对待上海持续酷热的阳光问题上,孩子的一派天然好像是更有底气的应对。 有赤膊的跑步者在紧靠江水的地方来回跑,他们的标准身材和十分发达的肌肉是他们之所以愿意赤膊的另外一个理由,甚至是比天气热更重要的理由。黄浦江边从来都具有严重的展示功能,自我展示和展示风景相得益彰。 有老外一家带着孩子骑车,经过堤坝上的咖啡厅的时候,试图去打开临着路的小门,发现上着锁便很是失望地继续骑车向前走了。骑车和喝咖啡同样重要,或者说只要在这风景如画的黄浦江堤上,骑车和喝咖啡具有同样的观赏风景功能。至于花一点钱坐到最好的位置上,也仅仅是消费主义习惯的自然表现。 有精瘦的老太太骑车到树荫下的长椅上坐定了练功,练从头发稀疏的头顶到脱了鞋的脚底一一都活动到的功。她在把一套冗长的功练了一遍以后拿起电话,用家乡口音热烈地交谈起来,谈到的是几月份几月份她回去了几天几天。听得出来,她的主观意识上,家已经不在家乡而在上海,她更适应这经常可以骑车到黄浦江边来练功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状态。 我们把自行车靠在树荫里另一把长椅边坐下,坐下才体会到这面对黄浦江开阔的江景又有浓郁的树荫的位置上宝贵的清凉。清凉来自不断吹拂着的江风,江风从江面上来,带着湿凉的水汽又带着经过了阳光过滤的干爽。在周围哪里哪里都很热的环境气氛里,这个清凉的位置何其珍贵,让人不知不觉就坐了很久。 旅行中的理想之境就在这时候呈现在了眼前。不单是什么打卡意义上的,而是真实感受意义上的。 江岸上的风,江风,只属于江边的风,向里走一走就没有了。这种江风一定是配合着眼前广阔的江景才会有的:天空中的云,江中的船和对岸的楼宇与树丛。 江风始终吹拂,从未间断,人在江边的安坐不知不觉间就可以延续几个小时。这一定就是所有那些在建筑丛林中怎么也找不到安神立足之地的人,所向往的。 云投影到江上,形成不规则的影子,像是水中的植被,快速移动之状又像是动物。它们庞大且不规则,瞬间就到了你的头顶上,瞬间又挪移去了远方,如小孩子的游戏。 终于,一块巨大的乌云长时间投下自己的影子,让人一下进入阴天的凉爽中。眼前黄浦江的两侧的堤岸绿道和绿道外侧在整个中国乃至全球都极具象征性的著名的高楼大厦群,都与黄浦江一起瞬间里就降低了自己的温度。 在这个一般游客只来得及拍照打卡就要马上离开的位置上,我们久久地坐望,在当下的风景里看见了既往和未来,在大上海这个小小的角度上看见了巨大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江水浩浩,人世苍茫,貌似永恒的一切都是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范畴的。期望波折的迂回之中一定还有更好的存在,那一定是一个健康的、文明的、互相善待的社会,是应该属于每一个人的浪漫与诗情都有充分空间的宽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