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被过度开发烂尾了...
前期忠心报国的没死在战场上,全特么惨死在自己人手里……后期敌国来犯,整个朝廷王公贵族不出一人一文,却举国之力威逼一家子老幼病残孕上阵杀敌……次奥......
太惨了.. 相当于诸葛亮累死在北伐的路上,回头刘禅听信谗言下令要把诸葛一家满门抄斩,结果邓艾打过来兵临城下又把打入天牢的黄月英“诸葛瞻们拉出来抵御外敌,最后上上下下死绝... 然后你告诉我再读《出师表》是什么感觉?
随着故事的推进,情节愈发令人难以接受。到了后期,杨家一家子老少病残几乎被逼到了绝境,竟然要靠他们这样一群“残兵败将”来抵御强大的外敌。更离谱的是,朝廷上下的王公贵族们对国家安危袖手旁观,不愿意出一兵一卒,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这家人身上。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似乎把忠诚和牺牲当成了一种理所应当,毫不考虑他们的感受与处境。这样的设定让人不禁感叹,故事发展到这里,杨家将的悲剧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这种情节安排无疑让人联想到诸葛亮的故事。假设诸葛亮北伐耗尽了心力,最终病逝途中,而回到蜀国的刘禅却听信谗言,下令抄斩诸葛家族满门。待敌军邓艾兵临城下,朝廷竟然把已经被打入天牢的黄月英和诸葛瞻们拉出来抵挡外敌,结果全家战死沙场。这样的情节简直荒谬至极,但却与杨家将后期的情节发展如出一辙。观众们难以忍受的正是这种忠臣良将的悲剧: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叛与压榨。这让人不禁问道:“再读《出师表》还能有同样的感动吗?”
这些让人痛心的情节设计,无疑是观众逐渐抛弃杨家将故事的原因之一。最初,我们为杨家将的忠诚与勇敢感到骄傲,但随着故事的延展,这些品质反而成了他们的致命伤。观众看到的,不再是英雄的光辉,而是被命运无情践踏的苦难和屈辱。忠臣难保忠诚,良将空有良策,内耗与阴谋成为故事的主线,最终让这些伟大的角色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