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请问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露天电影吗#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村里没电,到了晚上没什么活

#请问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露天电影吗#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村里没电,到了晚上没什么活动,早点睡觉又睡不着,十分的无聊。解放之前的人们,也就是偶尔几个村子碰钱请个戏班子唱唱戏,除此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老人们喜欢听戏,没别的爱好。 六七十年代村里有的人家开始有收音机,人们把收音机叫做戏匣子,因为它大都是木头外壳,方形像个匣子,而且播放的主要节目是样板戏。除了收音机,有的时候会有走村串户的说古书的来,偶尔公社放映队来放一场电影,相对来讲娱乐比以前多了。    但是,电影不会经常有,一年也演不了几次。因为新电影的产量,没有像现在这样多。而且,一个县几十个公社,一个公社几十个村子,总演那几个旧片子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就更显得少。除了八个样板戏,大概就是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总之以战争题材为主。 许多现在岁数比较大的人,对于那时候的电影台词和插曲十分熟悉,可以说张口就来,并不是他们对于那些有多么的喜欢,实在是因为看的次数有点多。上述说的那些电影,对于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有的可能看了几十遍都不止吧。自己村里演的时候看,周围十里八村演的时候也要去看。    往往,电影现场,都会发生许多故事。不管哪个村看电影,都会聚集许多村子的人,有的是本村人请来的亲戚,有的是互相转告自己来的。那时候人们的通讯不发达,但让我想不通的是,每天哪个村子放电影,放什么片子,大家经常都会知道。电影放映之前,会有许多语言上的,甚至肢体上的冲突。 由于占座抢位置,或者不同村子的人以前有矛盾,这个时候不期而遇,就会捎带着解决一下。解决的方法,当然是关羽和张飞那样——开打,或者二人单打,或者演变成群殴,这都成了看电影的一种常态。这次解决不完,或者结下了新怨,留待下次看电影解决,不管下次是在哪个村子看。 有许多人,是不怎么看电影的内容,主要在找人的,有的是找仇人,也有不少是找心仪的人,趁这个时候幽会的。尤其是断片的时候,或者是发电机坏了的时候。由于放映技术的问题,或者胶片时间过长,断片是经常发生的。柴油发电机因为老旧,也经常会出故障。   其实那时候的电影就那么几部,没多少新的。一般正片放映之前,大都会放加片,也叫新闻纪录片。至于是什么时候的新闻,那就没准了。大多时候都是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国来宾,或者是各行各业取得的新成就,再不就是最高指示最新指示。 新片子到了农村,会有好几个公社抢着先放,大家争执不下,于是发明了传片。为了对新电影先睹为快,三个或者更多的公社的几个村子同时开始放,第一个村子放完第一卷片子,第二个村子的人在现场接上,骑自行车飞快的送回自己的村子,用手摇的方法将放完的片子倒回来重新放。下一个村子的人会在第二个村子等着,以此类推。 一般派去传片的会有好几个人,因为大多数电影会有四卷左右的拷贝,放完一卷传一卷。那时候自行车少,晚上路不好走,放映机老旧不好用,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就有等到最后一个村子传完片子,电影放完,天都亮了这样的的现象。   临近村子演电影的时候,大家一般也会携家带口的走路去观看,哪怕放的片子已经是老掉牙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也会去,因为架不住家里的孩子们央告。大人们劳累了一天,吃完饭再背上孩子走几里路,或带上凳子,或到了地方站着看一会儿,之前最积极的小孩子往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尽管如此,几乎所有人下次仍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