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上海笔记:在浦航码头所见的长江 梁东方 一直想去看看长江,好几次都将在上海郊区的骑行目的地设置为长江,但是长江岸边满满当当都已经被无缝地围了起来,一般人很难走到江边。顺着长江向上游走,在经过了一系列工业化的罐车、管道、集装箱和农业时代的茂密树丛与广阔的大棚地之后,终于到了浦航码头的时候,很幸运地偶然骑车走了进去。 门禁里面依旧是城市街道的格局,有红绿灯,有画了线的宽敞马路,不过是多了很多路障,地图上最近的抵达长江的路被封闭着,只好向远处走,从远处去绕行。 这样就需要经过长长的通道,长长的通道一侧是带铁丝网的高墙,一侧是高高的集装箱的山峰。集装箱山峰是横平竖直、见棱见角的,颜色也几乎都是鲜艳的,只是因为长期没有使用,或者是长期没有维护,这些当初色彩鲜艳的集装箱都已经锈迹斑斑。锈迹侵蚀了巨大的公司字号,就让集装箱有了沧桑感,好像它们历经大江大河、世界各大洋之后,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安静的归宿一般。从这样的集装箱山边经过的经验是少有的,所以骑车而过的时候禁不住会有一点几乎类似忐忑的激动。集装箱山意味着码头,意味着长江航运乃至东海海运的起点与终点,也意味着长江就在眼前了。 果然,很快就到了可以拐向长江边的路口。 这是前往长江的最后一段路,这段路的整齐线条里,色彩的浓郁度突然大增,天空中的阴翳层级就好像更有了丰富度。这是只有浩大的水边才有的天空气象,云与风所形成的氤氲的气氛是别的任何地理位置都难以比拟的。长江这样庞然大物性质的地理存在,只有充分靠近它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它那些不可言表的气息。这也是我一定要到江边来看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大地江河赐予人间的福利,千万年来无不如是,只是这些年才被隔离出来,不准所谓闲人靠近而已。 这直达江边的最后一公里左右的路,路边生长着两排香樟树,香樟树的叶子在天空中水汽丰富的气象里形成的阴翳,总是在随着风不停地摇摆,摇摆出比别的地方,比没有这么靠近长江的地方更多的凉爽。 这样特殊的凉爽和特殊的阴翳都让人感觉即将登上一个巨大的舞台,与一般的舞台是要把自己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不同,你登上这个巨大的舞台不是为了展示给谁什么,就只是按照你自己内心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一部分目的而已。如果一定说要展示,也是自己展示给自己,是用肉体的位移展示给那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都在鼓舞着自己、愉悦着自己也在相当程度上折磨着自己的内在精神。 迎面过去了一辆车,迎面又过去了一个骑电动车的人,他们都没有表现出任何试图阻拦我的意思,都是各行其道一晃而过。这说明我此行的目的即将顺利地实现,因为长江大堤已经在眼前,骑上最后一个高坡,就是到岸边隔着矮墙的无尽江水! 是的,长江是被大堤上的一道矮墙隔开的,像是动物园里的猛兽区,猛兽在深深的坑里,人在地面上,还被一道高企的墙隔开着。实际上要在这一带的长江岸边看长江,只能努力让目光越过江边一圈按照几何原则接续的粗大管道,它们是船舶停在远方的水中将装载的油或气运输到岸上来的最后一个环节。这里到处都是管道,管道随着栈桥延续到江中,从江中伸展到江岸上来,一个个巨大储油罐像是高楼一样在岸边伫立。 随风荡漾的浑浊江水之上,天空是蔚蓝的,蔚蓝的天空上一朵朵的云像是江里的船一样慢慢地前行。从水天一色的远方来,到水天一色的远方去,长江在这里已经像一个湖泊,有着像大海一样无限深远广阔的巨大水域。湖边、海边的那种广袤的舒展氛围里,风持续而强劲地吹拂,任何高温在这样的广阔的风里都不在话下。风云万里这个词,在这个位置上终于找到了自己最恰当的物象对应。人很愿意置身在风云万里的氛围里,置身其间过和从没有具体进入过这样的情境之间的人生,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没有阴凉也像是有了阴凉的好感觉,只限于堤坝矮墙边,只有紧挨着矮墙走、紧挨着矮墙瞭望才能一直拥有这样的氛围感。这也就可以解释那些没事坐在江河边遥望,一坐就是很长时间,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的世界普遍现象了。 可惜的是刚在长江大堤上走了短短的一段路,就有远处一个大院里的门卫出来吆喝了,不过例行公事地喊了一声也就退回到有空调的值班室里去了,他对江岸上无遮无拦的阳光和风是不感兴趣的。 不管多么短暂,终于是看到了长江,感受到了江边的气氛,心里是舒展的。看到宏伟的地理景观和没有看到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这宝贵的几分钟,永远值得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