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蜀是晚唐五代时期在四川建立的割据政权,以下说的都是发生在伪蜀时期的传说故事——
伪蜀秘事:黄承真的奇遇与悲剧
伪蜀王先主在位之时,军中有一名军校黄承真,为人赤诚,与众不同。一日,黄承真奉命前往广汉绵竹县筹集粮草,他正要出城,路上偶遇一位老者,自称郑山古,黄承真觉得老者不同凡俗,便与他攀谈了一会。

郑山古目光深邃,神秘兮兮地对黄承真说道:“此国在五行之中缺少金气,有个不吉的名号叫做‘金炀鬼’。今年蜀宫必定会发生大火,到了甲申、乙酉年间,更是会杀人无数。我看你是个有缘人,愿传授你一门秘术。你带着这秘术前往朝堂,将其告知君主。倘若朝廷能依照我的方法进行禳镇之术,或许能减少一些杀伐之灾。在道家看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能成功救活众多百姓,你的寿命也会得到延长,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过,我要提醒你,若你三次向朝廷陈述此术都不被采纳,那你也难以逃脱灾祸,毕竟泄露天机可不是小事。你可愿意跟随我学习这秘术?”
黄承真本就是个好奇心极重之人,听闻这番话,心中涌起一股侠义之气,当下便斩钉截铁地回应道:“倘若您能传授我如此重要的言语,我定当将生死置之度外。”

郑山古见黄承真如此坚定,便将记载着秘术的秘文交给了他。黄承真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马不停蹄地赶往蜀都。他满心期待着能凭借这秘术拯救万千生灵,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先后三次上书朝廷,详细陈述这秘术的内容和重要性,可每一次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一次次的希望破灭,让黄承真的内心痛苦不堪。最终,他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一口鲜血喷出,含恨而亡。时光匆匆流逝,一切都如郑山古所预言的那般。这一年,蜀宫果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将华丽的宫殿烧成一片废墟。到了乙酉年,伪蜀亡国,杀戮之声不绝于耳,无数百姓惨遭横祸。

五代时有一位名叫孙光宪的人,他与黄承真相识。在黄承真死后,孙光宪偶然间得以窥见那本记载着秘术的秘纬。这本秘纬名为《黄帝阴符》,与当时流传的《阴符经》截然不同,足足有五六千言。书中黄承真记载着自己是从郑叟处得到的这本秘籍,书中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点都与五行相互配属,逻辑严密,论述通畅,实在是一本奇书。后来孙光宪在他的名作《北梦琐言》中,记述了这一件奇事。
青衣滩遗恨
蜀地多奇士,叶逢其一也。少负隽才,眉间常带烟霞气,与孙光宪同游学,每论诗文辄抵掌而谈。一日,二人访术士马处谦于锦官城外,叩问前程。马翁抚须而笑,指叶逢掌纹道:"君眉间隐现杀气,当待四十岁后方能通达。若早得功名,恐寿数难续。"

归途遇骤雨,叶逢与孙光宪避于古寺檐下。孙光宪取出油纸伞遮雨,叶逢见伞上墨迹未干,乃自己新作《望海潮》,不禁叹道:"马翁所言,真如这檐溜般捉摸不定。"孙光宪挑眉道:"我观其瞳仁有金光,恐非常人。"
数年后,荆南节度使辟召叶逢,舟至江陵忽遇狂风,桅杆折断,叶逢惊出冷汗。孙光宪闻讯登舟,见案上《水调歌头》草稿被吹散一地,笑道:"马翁所言'多故参差',莫非便是此番风雨?"叶逢正色道:"此乃天意,不可妄测。"
开远二年春,诏书忽至,授叶逢湖南通判。赴任前夜,叶逢梦游洞庭,见艨艟巨舰皆朝石窟行去。红衣吏手持竹简高呼:"员外郎请登舟!"叶逢随众入洞,忽见壁上刻着自己的姓名,墨痕未干。惊醒时额角犹有冷汗,急召道士杜光庭解梦。

杜光庭捻须道:"石窟者,青衣滩之石洞也;员外郎者,水部员外之职乎?"叶逢大惊,次日启程时特备竹篙百根。舟至犍为郡,果见江心巨石如兽蹲伏,船工高呼:"青衣滩至矣!"话音未落,暗礁撞破船底,叶逢抱木浮沉,终被漩涡吞没。
孙光宪闻讯,正于舟中校勘《北梦琐言》。是夜月明星稀,忽见叶逢浑身湿透立于舱外,手中握着半截竹简,字迹犹可辨认:"青衣滩头骨未寒……"孙光宪惊寤,见案上烛泪蜿蜒如蚯蚓。
及至嘉州,孙光宪改道阳山路,乘小舟欲避凶地。篙师力谏:"青衣滩虽险,然官道必经。"孙光宪断然挥袖:"宁弃官,不弃友。"舟近滩头,忽闻水下闷响,新换的竹篙应声而断。小舟被卷入漩涡,孙光宪紧攥《白氏长庆集》,只见水底赫然现出石洞黑影——正是叶逢梦中所见!
危急间,渔网从天而降,孙光宪被老渔翁救起。滩头残月如钩,他摸到怀中《北梦琐言》已被江水浸透,唯独"马处谦卜命"一节字迹清晰。老渔翁点燃松明,火光中映出其眉间金光,赫然便是当年术士马处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