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保定笔记:黄花沟公园东园 梁东方 顺着马拉松赛道骑车,最容易抵达的还是黄花沟公园。这次来的是黄花沟公园的东园,东园西园一路之隔,但是气质上好像不大一样。东园从西门开始就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开敞。 西门不高,不遮挡视线,让行经者也可以一览无余,感受巨大而完整的敞开空间。大门完全是象征性的,只是和外面的马路之间的一个界限,大门里的广场上狼尾草边质感很好的石椅是体验这种开敞的好位置。我们进去的时候正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很有格调地撑着伞,这是市民生活景观中平常而美好的一帧画面。在敞开的空间中人坐定了的愉快,是处于日常生活状态中的人一种最方便的享受。 然而要实现开敞空间,在城市里是不易的。不仅太近距离之内不能有高楼,建筑和草木的高度也要大致相仿,前者不能超出后者太多,由此以成年人的身高和视野才不会有压抑感,才能一目了然、心胸豁然。 东园起伏蜿蜒的环路,最大程度地为公园的这种开敞提供了全面浏览的可能性。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确保开敞的特征,这条路是没有直接伴行的护道树的。尽管路面上画着鲱鱼、狼尾草等各种彩色知识介绍,路边不时有长椅可供坐下休息。 公园草地上正在搭建白色的巨大帐篷,为即将进行的北京书市做准备。对,是北京书市在这里举行。名字还是北京书市,地点是保定黄花沟公园东园。对对方来说是销售机会,对本地来说是繁荣市场,增加文化活动,相得益彰。 保定有运动的传统,摔跤、踢毽子、跑步、游泳代代都有人才不说,关键是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开展得好,大多数人都有运动意识。除此之外,保定还有读书的传统,爱书买书的人大有人在,在这里举行书市,举行北京的书市,就省了往北京跑的路费了。这是黄花沟公园东园金秋季节里的一次惹眼盛事。 这样的活动在九月底的时候开始,在保定是户外最好的季节。去了暑热,没有大风,植被也还都保持着夏天的茂盛和茁壮。 植被固然是保持着夏天的茂盛和茁壮,但是和夏天已经有所不同。比如枫树上就已经有了红叶。枫树上的红叶刚刚在树梢位置出现的时候,是初秋最动人的一刻。 这时候阳光还强烈,气温有时候还会很高,但是空中这一丛渐变出来红色,已经是随后强大寒凉的表征。在蔚蓝的天空之下,在绿叶的拱卫中,就是有一些叶子率先以红得鲜艳、红得醒目、红得激动人心的方式出现在了视野之中,像是旗帜一样打出了让人惊喜的信号。 在漫长的夏天里久了,凉爽是令人惊喜的。 凉爽是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最可贵品质,当然说的是凉爽而不是寒冷,是相对酷暑而言的无处不舒展、早晚都可以穿长衣裤的凉爽。秋天是这种喜人的凉爽品质在漫长燠热的夏日终于结束之后出现的季节,所以年复一年,总能让人产生仿佛超乎预期的由衷愉快。 前一段时间在南方,经常骑车去看北方所没有的稻田。偶尔看见几棵杨树,不由想起北方大杨树所昭示的秋天,那样的秋天是南方所没有的。变颜变色的大杨树叶子所营造出来的那种舒朗洒脱的气氛,是秋凉之后不再粘热的痛快,是一早一晚能感觉到大地远方深深的凉意的那种让人既不得不收缩又不得不运动起来的独特感觉。 尽管北方的雾霾让那样标准的秋天意象已经少了很多,尽管南方蓝天白云的一级天气让人赞叹不已,但是那样北方的秋天景象,还是会魂牵梦绕地一再回到眼前。 真正回到北方,天空虽然依旧灰漠漠的,雾霾笼罩,但是气温是清凉的,不再有南方那种白露时节了还时时刻刻出汗的热,也不再有离开北方的时候本地那种夏天没有退尽的热。这种凉是让人从心底里喜悦的,凉的确是一种宝贵的气温状态。人生活在偏凉的气温里才好,这种研究从个人体验中也是能获得证实的。比如现在,在黄花沟公园东园里看见高高的枫树树梢上有了一些红叶的时候。 我和父亲在东园里慢慢地走了一圈,坐到西门里面靠北的一棵树下的石椅上休息。喝了热水,吃了冬枣和梨,在周日上午雨后的清爽与清凉里,待到了将近中午。这近乎标准的游园模式,很适合在黄花沟公园东园这样开敞的地方进行,它让人舒缓、释然,有遥想与回味的空间,有漫步驻足的闲情逸致。对于一个公园来说,这已算是最好的品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