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雷应川身中五弹,七处负伤,却仍跪地战斗。不久,战友们发现他不见了,而在他失踪的位置,有一条长达15米的血路!
和平时期谈起战争,让人觉得有些遥不可及,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正是那些为了和平、为了人民安定的战争,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有一些人,他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国家危难之际,舍小家顾大家,把青春和热血交给了祖国,把生命留在了奋战中。
雷应川,就是这么一位英雄,牺牲时年仅22岁。
雷应川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1972年,他15岁,那时候农村的条件还很差,土地里的庄稼收成不高,温饱问题还在急于解决的路上,能换来的钱更支撑不了孩子们读书。
好在国家提倡年轻人入伍,雷应传从小跟随父母在泥土里摸爬滚打,长得结实有力,有一个特别棒的体魄。
这一年,征兵工作开始了,雷应川丝毫没有犹豫地报了名。入伍后,他被分在广州警备区3团。雷应川一开始在部队地炊事班当班长,负责战士们的饭菜。虽然是炊事班,军事训练一样不少,他在训练中刻苦努力,从不偷懒耍滑。
1979年,在中越边境线,越南军方反复骚扰我国云南边境沿线的居民,破坏和平协定,我方断然出击,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
雷应川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中越边境参加反击战,成为尖刀班的班长。
在一次战役中,尖刀班担任强攻的领头班,雷应川带领战士们冲锋在前,越过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的战壕。越军的火力很猛,对着冲上来的解放军战士狂轰滥炸,雷应川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不幸被子弹打中了腿部。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把握好时机就是胜利。在冲锋的最关键时刻,雷应川拒绝了战友的搀扶和包扎,因为他知道那样做是把战友也暴露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雷应川跑不动了,伺机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为不断向前冲的战友掩护。他的行为引起了前方越军的注意,遭到了重火力攻击,手榴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炸开,他却挪动不了身体。
雷应川昏迷了一小会儿,又被炮火声震醒,战斗还在继续,他悄悄地观察越军的火力,很快就发现了一处火力集中点。雷应川悄悄地拖着受伤的腿,爬向那里。
越军的注意力正在冲上来的解放军身上,没有发现雷应川已经靠近了。雷应川拿出两颗手榴弹扔进了这个敌人火力集中点的战壕。
随着手榴弹爆炸引起的响声,敌人的火力被压了下去,部队趁机打退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而雷应川也倒在了战壕旁。
在战后整理战场时,战友发现了雷应川,在他的身后,是一条15米长的血淋淋的印迹。此时,战友们才明白:雷应川忍受着鲜血直流的双腿的疼痛,跪行了15米的距离,端掉了敌人的火力。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人很多,他们都像雷应川一样,是人民安定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