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徐州 GDP 突破 9537 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然而,自前任市长王剑锋调任常州后,这座城市已在 “无舵之舟” 的状态中飘摇近三个月。市民打开地图,徐丰高架的红色施工围挡依然醒目 —— 这条投资 36.68 亿元、连接主城区与丰县的交通大动脉,因涉铁段审批停滞,至今未能贯通。而地铁五号线涉铁段 38.64% 的完成度,更像一把悬在半空的利剑,刺痛着百万市民的通勤期待。
交通动脉 “肠梗阻”:徐丰高架若通车,可使西北片区居民进城时间缩短 40%,但如今工地杂草丛生,周边房价已下跌 15%。
文旅 “灯下黑”:徐州拥有彭祖园、云龙湖等优质资源,却因宣传经费不足,游客量较苏州、南京差距悬殊。市民调侃:“兵马俑在西安是名片,在徐州却像‘出土文物’。”
2.产业断档:高新企业 “用脚投票”2024 年,徐州高新产业投资增速同比下滑 7.2%,部分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转移至合肥、郑州。
某半导体企业负责人坦言:“我们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土地优惠和人才补贴的具体方案。”
3.民生焦虑:从供暖到地铁的 “信任危机”2024 年冬季,信步兰庭小区因供暖管道冲洗问题引发集体投诉,暴露基层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 困境。
地铁五号线沿线居民组建维权群,每周发布施工进度对比图,用数据质问:“市长缺位,民生工程是否沦为‘纸上谈兵’?”
靖江在市委书记落马后,仅用两个月完成新书记任命,并推动开发区扩容;阜新市代市长马原上任后,一周内走访 12 家重点企业。反观徐州,新任市长人选仍 “神龙见首不见尾”,重大项目审批陷入 “真空期”。有网友戏称:“别的城市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徐州是‘旧官离任三把锁’。”
2025 年,徐州需实现 GDP 增长 5% 以上才能突破万亿。若新任市长 9 月前到位,尚可抓住三季度 “黄金期”:
交通突围:加速徐丰高架涉铁段审批,启动地铁五号线南段试运行。
产业破局:设立百亿级高新产业基金,对标合肥 “链长制” 精准招商。
民生破冰:开通 “市长直通车”,每月直播回应市民关切。
徐州的困局,是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当 9537 亿 GDP、36.68 亿高架投资、38.64% 地铁进度等数字交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经济指标的停滞,更是一座城市的尊严与希望。新任市长的任命,不应只是填补职位空缺,而应成为打破行政惯性、重塑市民信任的 “关键先生”。毕竟,在万亿 GDP 的冲刺线上,徐州等不起,更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