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肺结节消散的两种关键方式 很多人在应对肺结节时方法用尽却效果不佳,其实是方向不对。肺结节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肺部有 “堵”。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不畅,胸部闷痛,呼吸不顺畅,体内痰湿积聚,可能伴有口苦、烦躁。中医理论中,肺主气、司呼吸,为清虚之脏,不耐邪气。若肺部被寒邪、湿浊、瘀血堵塞,就会阻碍肺气宣发和肃降,气血运行受阻,易形成结节。解决方法如下:忌口,避免油腻、辛辣、甜腻食物,防止生痰生湿加重肺部负担,同时七八分饱减轻脾胃负担,因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健运可减少痰湿对肺的影响;进行呼吸吐纳,深呼吸和闭气练习可调节肺气、增强肺部功能,每天坚持有助于疏通肺部气机;拍打肺经和大肠经,按摩膻中、中府等穴位,可促进气血流通、宽胸理气。 其二,肺部过 “虚”。症状为身体虚弱、易疲劳、抵抗力差、常感冒、面色苍白、声音低微,肺结节难消散。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弱则全身气不足,还会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解决办法有:好好睡觉,夜晚肺经当令,11 点前入睡,秋冬可提前半小时,睡前放松练习可提高睡眠质量,让肺气充分休养恢复元气;养肺食疗,选择银耳、百合、雪梨等润肺、补气、滋阴食物,避免干燥刺激性食物,也可根据体质在医生指导下食用黄芪、党参等补益肺气的中药材;艾灸肺俞、中府等肺经穴位及足三里、关元等可温通经络、补益肺气、增强正气提高免疫力。 总之,面对肺结节要判断是肺部有 “堵” 还是过 “虚”,采取相应调理方法,才能真正实现肺结节的消散。#干货##中医来了##科普##医者仁心##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