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叫凡人歌?看了凡人歌我才明白为何这部剧备受吐槽。《凡人歌》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都市剧,旨在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挑战来引发观众的共鸣。 然而,剧中的一些剧情设定和角色经历,似乎与“凡人”相差甚远。 我愿称为凡尔赛人的人生歌颂。 剧中每一个角色都跟“凡人”相距甚远。 我不禁怀疑编剧究竟体验过凡人生活吗? 先是剧中的人物的身份与凡人的身份就相差甚远。 中年组那伟和沈琳,一个是年薪五十万的企业高管,一个是全职太太。 多少凡人可以做到企业高管,又有多少凡人的家庭可以有一个全职太太,还得再请一个保姆伺候。 尤其是请保姆,既然做了全职太太还得再请个保姆是为了什么。 正常人做全职太太不就是为了省请保姆的钱吗? 有时候真的很好奇编剧到底是怎么想的? 再来看青年组,沈磊和谢美蓝。一个是国家档案局的公务员,一个是民营金融精英工作人员。 光是一个北京公务员就已经是超越凡人了,那可是中央直属公务员,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大多数人别说考到北京了,就连自己家里乡镇上的公务员都考不上。 结果到了编剧笔下就成了普通人? 编剧真的了解过公务员吗?真的去看过凡人在北京是如何挣扎的吗? 再来看刚参加工作的两个小年轻,那隽是互联网大厂的精英,年薪百万,李晓悦身份显赫,追求躺平生活。 李晓悦在公司上班,抵制加班,看起来挺像年轻人的态度。 看出来编剧是想表现一下年轻人在职场上的反内卷,但是李晓悦她是个普通人吗? 这三对伴侣的凡人生活实在是让人好奇:他们是凡人,那我们是什么? 这是什么凡人传?我看是凡尔赛人传。 不光凡人生活不再凡人,就连剧情都有些戏剧化。 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进行一下戏剧化的创作无可厚非。 但生活不是剧本,过于刻意就脱离观众了。 那伟深陷公司上层斗争,被领导坑害欠下80万。 可要债的人就只凭公司名字就来要债吗? 啥也不核实不准备就找人,可能吗? 那伟被裁后家庭陷入了经济危机,沈琳只能再次出去找工作。 编剧还埋了一个伏笔,沈琳做的卤味很受欢迎。 最后沈琳也是靠着摆摊卖卤味爆火,改变了现状。 虽说是一个好结局,但是过于理想化了,脱离了实际自然就跟观众共鸣不起来了。 再看沈磊谢美蓝这对夫妻,他们从学生时代相连,毕业后步入婚姻殿堂。 冲突是在谢美蓝母亲得了癌症,他们倾家荡产治疗,最终没能保住母亲。 之后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来了,谢美蓝居然要给他母亲买一个26万的墓地! 在明知道自己家庭已经没钱的时候,提出如此不合理的要求,这是26块还是260块的事? 很明显这是编剧在制造矛盾,为后面的剧情发展打基础。 26万都可以买一辆好车了,就拿来买墓地? 最最狗血的莫过于霸道总裁爱上离婚打胎的我这样的剧情。 一个事业有成的公司老板,真的会喜欢上谢美蓝这样的女性吗? 还有沈磊离婚后逃到深山里,连假也不请,这是正常人该做的吗? 现实中谁会因为这个连工作都不要了,更离谱的是之后他还能继续上班,工作都能这么自由了吗? 再来看最后一对儿年轻人。 一个极致的内卷,最后卷出了病。 一个极致的反内卷,最后和沈磊走到了一起。 即便如此编剧还是给大伙藏了个大的。 李晓悦她是市长千金! 难怪她两个月敢换七份工作,稍有不顺心就敢炒老板鱿鱼。 那隽只是一个打工人,虽然工资高,但是吃的是年轻饭,总有一天会失去这么高薪的工作。 所以他拼了命的卷,没毛病。 李晓悦的存在直接给了这个剧名两个耳光。 市长千金是凡人吗? 市长千金爱上内卷程序员,这一看就是没有未来的爱情。 果不其然,最后李晓悦和沈磊走在了一起。 整部剧只有沈磊这个公务员才能符合李晓悦对生活的向往。 只能说这部剧在戏剧化的处理上有些过于服务剧情,没有考虑到正常人在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 剧情就算了,这部剧的某些台词显得过于僵硬,感觉就跟编剧在网上抄的一样。 在剧中有时候的台词看起来让人出戏。 比如沈琳作为家庭主妇说话时应该贴近生活,而不是一开口: “人生就是这样子的,你不遇到大事,你不会知道钱有多重要”。 他们之间的交流不像夫妻之间的交流。 到了沈磊这里,跟自己老婆说:”靶向药没有用,用着浪费”。 这是能在老婆面前说的话? 自己丈母娘就躺在病房里,你对老婆说上这么一句。 哪怕没有错,但是不是有点太生硬了,妥妥的为了创造矛盾而说。 编剧脱离了平凡人在面对大事情时的想法,让人有些无语。 在面对小雪父亲请他去帮小雪补课的时候,他给人来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 “你放弃高考吧!” 好一个人生导师,小雪爸爸本来是希望沈磊可以劝一下小雪,结果他一句话断了小雪的未来。 让一个高材生劝人放弃高考,如此突兀且僵硬的台词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看完这部剧,我只能说我以后不能称凡人了,改叫蝼蚁得了。 真希望编剧可以深入基层去体验去观察凡人的生活。 真的写出你我皆凡人,一刻不得闲的凡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