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微信未成年人模式上线:默认关闭游戏、直播等多项功能

4月30日,腾讯微信正式上线“未成年人模式”,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平台在青少年数字保护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据悉,微信此次在安卓

4月30日,腾讯微信正式上线“未成年人模式”,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平台在青少年数字保护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据悉,微信此次在安卓和鸿蒙系统端首批适配该功能,未来将逐步覆盖更多设备与用户人群。

此次“未成年人模式”具备高度智能与集成化特征,一旦用户开启手机系统级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微信端将自动同步激活,无需单独设置,提升了功能衔接的便捷性与普及性。

新模式下,微信将对未成年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全面限制和优化:默认关闭游戏、直播等功能,防止沉迷娱乐类内容;支付功能入口默认隐藏,并支持消费限额设置,控制无节制网络消费行为;搜索与浏览内容也将进行分级过滤与推荐干预,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清朗、安全的使用环境。

在监管与引导层面,微信进一步强化监护人管理权限。监护人可通过绑定关系,查看子女账户的访问申请记录、设定可使用功能,并通过远程审批方式决定是否临时开放被限制功能,如访问特定链接、加入微信群等,实现更灵活、实时的监护干预机制。

业内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模式已成为主流平台的合规标配。此次微信的更新不仅提升了家长在平台内的监管效率,也体现了企业在技术伦理和社会责任上的持续投入。随着教育、社交、消费等多元线上生活加速渗透未成年群体,平台如何在便捷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成为长期挑战。

据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已突破1.9亿,且低龄化趋势明显。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和监管政策亦不断升级,从时间控制、内容筛查到身份验证、家长监护,各平台面临更高标准要求。

微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持续打磨技术细节,优化家长操作体验,形成‘家校社平台’共治新生态。”

当前,“未成年人模式”已成为国家网信办等主管部门重点推动的功能机制。微信此番推出系统级、账户级同步联动的新版本方案,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范式,也为家长筑起数字时代的新型“防护墙”。

下一步,外界普遍关注微信是否会在iOS端也推出同步适配版本,并持续扩展未成年人模式的功能边界。对此,平台尚未披露时间表。可以预见的是,数字保护与个性化监管将成为社交平台治理的新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