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比起卷,更应该在大学做这些事…

在浙大读了两年书,绩点☝🏻也实现了经济独立,边做15万粉学习博主边接触了公益、咨询、互联网等多种实践,同时生活也算得上懒散和快乐。越来越觉得大众意义上的“卷”并不是大学的正确解法,更建议你去做下面的这些事: 1. 不用面面俱到,先选择方向再行动。想评奖学金想保研就去学院官网上看文件,搞清楚哪些课程最重要、哪些活动能加分;想留学就先去搜索需要什么考试,雅思/托福/GRE/GMAT;想进体制就先进学生会/团委,链接优秀学长学姐和老师。大学不像高中,你无需在每一门“科目”上都做到最好,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就可以了。我很早就觉得奖学金或保研对我而言只是锦上添花,所以几乎不会为了综测去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工作。结果时间节省下来,反而能更多投入学习和课外尝试,成绩保持第一,选择也更多了。 2. 走出校园,让未来逐渐成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正常的,刚刚脱离唯分数导向的应试教育的我们,注定缺乏对社会的认知。所以我会建议你多去体验,分数没有那么重要,生活从不用局限于课表、复习与考试。可以早一点找第一份实习,尝试创业项目,找老师自荐做科研助理,或者多去做公益实践,让世界的多种可能性展开在你眼前。哪怕仍然找不到“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也是宝贵的经验。比如我从大一开始做自媒体,已经靠这个15万粉的账号链接到了无数人脉、资源与机会,逐渐发现创造性、有一定自由度的工作可能最适合我;同时也进了不少学生组织工作,意识到这并不适合我的方向,于是果断退出。未来不是在教室里设想出来的,它只能在一次次尝试中慢慢清晰。 3. 探索属于自己的效率管理体系。大学的任务与资料多而杂,哪怕p人如我也需要有效管理才能保证效率。我刚进大学就开始学习Notion/飞书这类效率软件,通过Zotero&小绿鲸实现文献管理。此外,更要找到自己的效率节律。我发现自己是夜型人,晚上才能达到效率高峰,所以从不逼自己模仿所谓“学霸式作息”早起,一觉睡到中午该完成的照样能准时完成。我知道我容易犯困,所以在需要高效工作时就尽量少吃碳水,或者在饭后立刻买杯瑞幸克制困意。因为咖啡喝得多,还顺手注册了瑞幸会员,每周都能领折扣,这样9.9喝咖啡也不心疼。我想在适合自己的路上尽量高效地前进,才能把更多时间用来享受大学,也拥抱世界。

评论列表

不必自讨苦吃了
不必自讨苦吃了
2024-12-13 17:46
给正在焦虑的大二生说明白了谢谢小狼
格格巫?
格格巫?
2024-12-13 17:36
小狼我昨天去西溪天街路过浙大,突然想起你之前说在教室学到四点出去觉得鬼都没自己怨气大哈哈哈哈
Undo
Undo
2024-12-13 18:21
好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加油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