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怪了!房价降,利率降,买房的人却消失了! 今年,房子太难卖了,腰斩都形容不及,前所未有。 中午,老婆和闺蜜聚餐,我也去蹭饭。闺蜜愁眉苦脸,一个劲地叫苦,说大半年过去了,自己才卖了两套房子,还是同一个人买的,自住一套,父母一套。 她怎么也想不通,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像烫手山芋一样,谁也不愿碰,谁见着都绕着走,怎么回事? 第一、00后开始当家做主了! 70后、80后这批人,可算得上干什么都积极,传宗接代,买婚房,办房贷,一步不落后,有条件上,没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硬上,没买房的占比极少。 可到了00后这一批,方向突然就变了,他们对房子不感冒,觉得自己租房住也没什么不妥,想住哪就去哪,不开心就辞职,换房,搬家,潇洒得很。 至于说,为了结婚就一定要去买婚房?不,他们可不吃这一套,连恋爱都可以不谈,又怎么会为了丈母娘的脸色去买高价房,也不愿背负30年房贷。 专.家们说,房价降了,利率降了,购房门槛降低了,大家快来买房吧!可年轻人门儿清呢,房价从5000涨到15000,再降到12000,这就叫大降价了? 他们宁可租房住,不受束缚,想换工作就换工作,想换城市就换城市,不受制于房子,也不担心辞职后收入不稳供不起房,择业机会更多,个人发展更好。 我原来对接的咨询公司有位小伙子,不是00后,但当时也很年轻,95年的,收入不错,会省钱。 2022年,房价开始松动,小伙子的存款足够首付,别人劝他,房价降了,抓住机会买房,不然,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可他只是笑笑,就是无动于衷。 2023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形势急转直下,除了极少数核心成员,公司大部分人都拿到了N+1,失业了,工作找不到,车贷、房贷一分不少,焦头烂额。 可小伙子却是云淡风轻,该吃吃,该喝喝,手上有笔存款,没有任何贷款,也没有束缚和牵挂,本地不好找工作,他干脆去了省外一线城市,待遇更好了。 这就是当今的年轻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能要什么,不受制于人,才能过得轻松自如,我自叹不如。 第二、疫情之后,经济下行。 别看现在假期一到,各个景区堵得水泄不通,就以为热闹得很,实际呢,大家都在穷游,舍不得花钱。 这两年,大家一定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有钱没钱的,好像大家都不敢花钱了,谨慎得很,连换个空调都要斟酌再三,更别提买房买车这样的大件消费。 2020年以前,大家可不是这样,到处都在谈论房子,有能力的买了一套又一套,钱紧张的凑钱也要去交首付,感觉谁要是买晚了就吃大亏似的。 那时候,买房的最大障碍就是首付,只要付得起首付,哪怕掏空家庭的六个钱包、借遍亲友也在所不惜,买了房子,慢慢还房贷、还欠款,总会苦尽甘来。 那时,我就想过自己会失业、收入下降,找不到工作这事?更是觉得匪夷所思,怎么可能没收入会断供? 戴口罩的生活结束后,我失业了,没有收入,荷包空空,存款花光,光是一家几口人的衣食住行就让人头疼,再摊上要还的房贷,真是让人苦不堪言。 如今,有钱的人,不会再去买房,没钱的人,就算想买,也无能为力,身边很多人的收入普遍下降,能保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已经竭尽全力,买房,太奢侈! 面对生活的现状,很多人活清醒了,不再相信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再也不会冲动去买房,凑首付只是小事,让自己30年收入不下降不失业,才是重中之重! 第三、房子太多了,库存量惊人! 这两天,关于存量房贷利率的消息又刷屏了,听说,存量房利率还得降,如果银行不给降,自己还可以换另一家银行,正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今,新房的房贷利率已经降到3字头了,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还会降到2字头,可众多存量房的业主,还在还着5字头、甚至6字头的房贷,韭.菜连根被拔掉,前车之鉴,后来者又还有几个敢买房呢? 城里人哪家哪户没有房子?少的一套,多的爷爷一套,父亲一套,孩子一套,没房的估计不到5%! 可城里的新小区越开越多,旧的没卖完,新的又建好了,就靠推进城市化,让农民进城买房,又如何消化得了这么多空房子,再说了,农民凭啥来接盘呢? 新房卖不掉,二手房又大量上市,购房者寥寥无几,注定无人问津。前几天,我去朋友家玩,5年的新小区,晚上八点钟,亮灯率不到30%! 以前总说限购、限贷,别人想买房买不到,所以房子卖不完,如今,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十八线小县城,该放开的放开了,想买的都能买了,房价、利率、首付比例,能降的也降了。 可购房者似乎消失了!面对各种诱惑,这一代年轻人就当是空气,你唱你的独角戏,我吹我的西北风,各自安好,互不打扰,真是讽刺! 闺蜜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钟爱的事业,一夜之间就搁浅了,无人问津! 我却认为,要救楼市,就直接让房价一步到位吧,让85%以上的家庭都能买得起房,敢结婚,敢生娃,还有能力去消费,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才是出路! 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负隅顽抗,只能两败俱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