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江苏一位母亲为了让厌学儿子体验生活艰辛,决定剑走偏锋,斥资购置小吃车,让儿子上街

江苏一位母亲为了让厌学儿子体验生活艰辛,决定剑走偏锋,斥资购置小吃车,让儿子上街摆摊。原以为能让孩子知难而退,重返校园,不料计划却“翻车”!短短10天,孩子不仅没有被“苦”到,反而赚得盆满钵满,收入高达1万元,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似乎还爱上了这种自由又赚钱的生活方式……?! 信息来源 环球网新闻:男子失踪12年双脚被锯断 菜市场乞讨疑被人控制 教育,永远是家长群里的“顶流”。“双减”政策落地两年多了,鸡娃焦虑却丝毫没有减少。毕竟,谁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最近,江苏一位母亲为让17岁儿子重拾学习兴趣,另辟蹊径,却“翻车”了,引发全网热议。 起因很简单:孩子厌学,成绩一落千丈,家长苦口婆心劝不动,打又舍不得。这位母亲思来想去,决定让孩子去“社会大学”体验一下生活的“毒打”。 她花了点钱,买了辆小吃车,让儿子去摆摊。本以为这招能“治”孩子,没想到,孩子“治”好了,自己却被“治”懵了。 仅仅10天,孩子就赚了1万块!这生意,比很多成年人都强。这下,孩子更不想上学了,直接跟母亲摊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赚钱不比上学香? 这事儿一出,网友炸锅了! 支持的声音很大。有人说,现在实体经济这么卷,餐饮利润率高,一天几百块收入,多少打工人羡慕不来。 孩子现在才17岁,估计才上高中,义务教育都结束了,就算不上学,摆摊赚钱也是条出路,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天地。 还有人现身说法,说自己朋友开卤味店,累是累点,但收入确实比上班强。 当然,也有人不看好。他们认为,孩子现在是图新鲜,摆摊看着自由,真要天天起早贪黑,未必能坚持下来。 况且,没文凭,没保障,都是问题。更有人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不会彻底放弃学习,未来怎么办? 这事儿,还真说不清谁对谁错。 有人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读书改变命运早就过时了!看看那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还不是得乖乖打工?还不如早点出来赚钱,积累点社会经验。 还有人说,传统的教育模式,确实是有点“水土不服”。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了一肚子理论,到社会上根本用不上,学历和收入严重脱节,也难怪现在年轻人不愿意读书。 当然,也有人坚持认为,读书,依然是最公平的上升通道。知识是无价的,它能开拓眼界,提升个人素养,这些东西,是用钱买不来的。 摆摊,看着门槛低,来钱快,但也得承担相应的风险。 市场瞬息万变,今天生意好,明天不一定。没有五险一金,没有稳定的客户群体,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读书,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功成名名就,但它能为你的未来多一份选择,多一份保障。 这几年,摆摊经济确实很火。疫情冲击下,不少人失去了工作,摆摊成了一个低成本、低门槛的就业选择。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也为摆摊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外卖、直播带货,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摆摊的商机。 但摆摊,真不是你想赚就能赚的。 你要懂营销,要会吸引顾客。现在摆摊的那么多,没有点特色,怎么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要能吃苦耐劳。 摆摊风吹日晒,起早贪黑是常态,没有一定的毅力,很难坚持下去。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市场瞬息万变,一旦判断失误,就可能血本无归。 其实,这位母亲的经历,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种普遍焦虑: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这位母亲,年轻时也是个“狠人”,为了提升自己,放弃了赚钱的机会,拼命学习,考大学,读新东方。可到了社会上才发现,那些早早出来工作的人,收入并不比她低多少。 这种落差感,让她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如果当初没有把时间花在读书上,而是早点出来工作,积累经验,或许现在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互联网的冲击,让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里学的东西,还没毕业就可能过时了。 所以,与其纠结于读书还是摆摊,不如问问自己: 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找到答案,并为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这位17岁的少年来说,摆摊的经历,或许只是一段插曲。希望他能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与其焦虑未来,不如活在当下,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