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1年前,嗜酒如命的李文阳醉倒河边,是靠拾荒为生的雷老汉拼死相救才捡回一条命。为

11年前,嗜酒如命的李文阳醉倒河边,是靠拾荒为生的雷老汉拼死相救才捡回一条命。为报恩情,李文阳认老汉做干爹,接回家中悉心照顾。如今,老汉病危,却念念不忘让他取一件东西,这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主要信源:(黔中早报——《夫妻俩照顾认来的“爸爸”11年》) 故事还得从十一年前,2003年的那个冬天说起。 那天晚上,李文阳在朋友家喝得有点上头,不顾朋友劝阻,坚持自己骑车回家。 冬夜的寒风,加上酒精的作用,让李文阳在经过家附近的小河时,一头栽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里。 危急时刻,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桥上。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拼尽全力将李文阳救上了岸。 惊魂未定的李文阳还没来得及看清恩人的样貌,老人简单处理了他的伤口后,就默默离开了。 李文阳的妻子听到丈夫的描述,猜测可能是村西头靠拾荒为生的雷显成老人。 第二天,李文阳夫妇带着礼物和红包,几经周折找到了雷显成。 破旧的土坯房,简陋的家具,雷显成住的地方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李文阳夫妇执意要给老人红包表示感谢,却被老人婉拒了。 “救人一命,应该的,哪能要钱呢。”雷显成说。 李文阳夫妇从邻居口中得知,雷显成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 看着眼前这位善良的老人,李文阳夫妇做出了一个决定:认雷显成做干爹,接他回家一起生活。 “我们两口子爹娘走得早,您就当是自己的儿子女儿,让我们尽尽孝心。”李文阳和妻子跪在雷显成面前,诚恳地说。 或许是多年来独自生活的孤独,或许是被李文阳夫妇的真诚所打动,雷显成最终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就这样,雷显成搬进了李文阳家,告别了那个破败不堪的小屋,也告别了他拾荒的生活。 刚开始,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也闹出过一些小矛盾。 李文阳的儿子从小被宠溺惯了,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爷爷”很不适应。雷显成看不惯孩子的一些行为,也会严厉地管教。 有一次,孩子偷偷带手机去学校,被老师发现后摔坏了。 李文阳的儿子回家哭诉,雷显成二话不说,带着孩子就去找老师。他不仅没有责怪老师,反而批评孩子不应该带手机去学校。 这件事让李文阳的儿子对雷显成刮目相看,也开始慢慢接受这位“爷爷”。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们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像一家人。 周围的邻居也从一开始的议论纷纷,变成了习以为常,甚至羡慕雷显成能找到这么好的“儿子”和“儿媳”。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过去了十一年,雷显成也从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变成了需要人照顾的耄耋老者。 2014年的冬天,雷显成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他把李文阳叫到床前,让他去自己以前住的地方,把他床头柜里的一个盒子拿来,并嘱咐他把盒子里的东西交给政府。 李文阳虽然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但他还是按照老人的吩咐去做了。 当政府工作人员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东西时,都大吃一惊。 泛黄的入伍登记证上,赫然写着“雷显成”三个字,1951年,年仅15岁的他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铁道兵。 还有一张革命军人退役证明书,记录着雷显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五枚已经有些褪色的徽章。 一枚是五角星形的“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是印着和平鸽和“和平万岁”字样的纪念章,另外三枚是部队的军功章…… 这些东西,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也揭开了雷显成老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政府领导得知消息后,立刻带着慰问品来到李文阳家,看望这位隐姓埋名的英雄。 面对领导的关心,雷显成老人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他讲述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经历。 作为一名铁道兵,雷显成所在的部队虽然不直接参与战斗,但他们的任务同样艰巨而危险。 他们要冒着敌人的炮火,抢修铁路,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美军的飞机经常对铁路沿线进行轰炸,雷显成和战友们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也因此留下了伤病。 战争结束后,雷显成光荣退伍,回到了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结果。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四处流浪,靠拾荒维持生计。 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从没有向国家提出过任何要求,甚至连自己曾经的“身份”都刻意隐瞒。 “国家培养了我,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雷显成老人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雷显成老人的故事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人们纷纷赞扬他的高尚品德,敬佩他的英雄事迹。 一枚枚徽章,见证了雷显成老人不平凡的过去;一个旧盒子,揭开了他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展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英雄,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人民的幸福,默默奉献,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