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鲜出炉的国足18强赛大名单,三个结构性变化: 1. 防守型后腰人数增加。看起来,面对强敌,伊万放弃菱形中场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继续菱形中场,那单后腰基本只需要储备两个人选,如今看来,伊万明显对这一位置进行了人员扩容,汪海健和黄政宇要承担更多的脏活累活。预计两名防守型中场出战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如果采用菱形中场,轮换防守时需要一个伪边路用于功能切换,伊万之前采用了李源一打伪左路,功能接近的是徐皓阳和高天意,此次放弃高天意,应该是对这一角色的淡化。 2. 边后卫选择看重经验和防守,翼卫型的侧重进攻的人选被放弃。很多人还为邓涵文、胡荷涛鸣不平,其实经历过考验的王振澳也没入选。此次入选的四名边后卫,都是攻守平衡侧重防守的类型,整体上年龄偏大,但稳定性高,可以预测,伊万不太看重边后卫的套边属性,基本上也不会打三中卫,四名后卫长期在后场填满纵向空间,将成为未来两战的常态。 3. 蒋圣龙的使用空间在变大。蒋圣龙在国家队已经打了三个位置,中后卫、后腰和中锋,这次伊万明显扩充了中后卫名额,应该是不希望蒋圣龙打中前场时后卫无人可用,所以多做储备。蒋圣龙可能会在未来成为阵型和节奏变换的关键点。可以预想的是,需要增强中场厚度,就让蒋圣龙打防守后腰,需要最后十几分钟高空轰炸,就把蒋圣龙推向锋线,国足的战术储备中,应该已经设想了这两种情况。 日本沙特两队风格有接近之处,中国队全员缠斗,择机突袭应该是主旋律,中前场人选的防守功能将被看重,拜合拉木、谢文能、徐皓阳等看似进攻才华一般但足够坚韧的队员将有较多出场机会,边路爆点费南多、前插一哥武磊、机会主义高手阿兰将成为破局关键。无论韦世豪有没有停赛,他都是鸡肋,黄紫昌、张稀哲、巴顿等人的落选与此逻辑相同,内战内行的进攻大腕并不受重视,说白了,我们自己的进攻高手还不具备打日本沙特的实力,立足于防守是唯一选择。 #国足世预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