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0年,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横空出世,捧红了巩俐,也让大家记住了那个阴郁狠

1990年,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横空出世,捧红了巩俐,也让大家记住了那个阴郁狠辣的二姨太卓云。你可能不知道,当初饰演“卓云”的演员曹翠芬,也曾被张艺谋“看走眼”。 当年已经46岁的曹翠芬前去试镜,却被张艺谋一句“你的长相太普通了,不适合演戏”几乎“判了死刑”。究竟是什么话,让曹翠芬成功逆袭,获得了这个角色,并成就了荧幕上的经典形象呢? (参考信源:她曾被张艺谋断言“红不了”,52岁拿影后,75岁爆红——澎湃新闻2022-12-24) 1944年的上海,曹翠芬出生在一个热爱文艺的家庭,父亲工作繁忙,母亲则为了照顾她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但艺术的种子却在曹翠芬心中悄然种下。 6岁那年,一家人搬到了北京,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为曹翠芬打开了艺术的大门。 看电影、看话剧、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曹翠芬总是热情高涨,表演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16岁,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曹翠芬面临着重要的选择:是听从家人的建议,选择一个稳妥的专业,还是勇敢追梦,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最终,对表演的热爱战胜了一切,曹翠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进入北京电影学院预科班后,曹翠芬遇到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人——谭天谦。 两人郎才女貌,互生情愫,但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曹翠芬将这份爱深深埋藏在心底。 直到大学毕业,曹翠芬才终于牵起谭天谦的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新婚的甜蜜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知青下乡的浪潮便席卷而来。 曹翠芬和丈夫被下放到山西的不同地方,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分居生活。这段时间,他们聚少离多,连牵手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直到国家号召文艺工作者返岗,曹翠芬和丈夫才终于在北京重聚,并双双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30岁,在那个年代,很多女性都已经结婚生子,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但对表演艺术无比热爱的曹翠芬,却依然选择将事业放在首位。 1990年,一部《红高粱》让张艺谋声名鹊起,也让无数演员渴望与他合作。这一年,46岁的曹翠芬意外接到了张艺谋的电话,邀请她出演《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二姨太”。 接到电话的时候,曹翠芬是兴奋的,但也有些忐忑。毕竟,张艺谋选角眼光独到,而自己,既没有出众的外貌,也没有傲人的身材。 为了争取这个机会,曹翠芬连夜研读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原著《妻妾成群》,仔细揣摩角色的心理活动。她明白,想要打动张艺谋,只能靠实力说话。 见到张艺谋后,曹翠芬开门见山,主动要求试戏。 短短十分钟的表演,曹翠芬将“二姨太”的阴险狡诈、表里不一演绎得淋漓尽致,彻底征服了张艺谋。 在拍摄过程中,曹翠芬还大胆地向张艺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二姨太”加了一句台词:“老爷,我还想给你生个儿子。” 这一提议让剧组其他人都捏了一把汗,毕竟张艺谋是出了名的严格,不喜欢演员擅自改动台词。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张艺谋听完曹翠芬的分析后,竟然点头同意了。他认可了曹翠芬对角色的理解,也看到了她身上作为演员的专业素养。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并没有让曹翠芬停下脚步。她继续在演艺道路上默默耕耘,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 凭借《上海一家人》中的“巧珍”,曹翠芬荣获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迎来了事业的小高潮。 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丈夫谭天谦却不幸患病。为了照顾丈夫,曹翠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暂退演艺圈。 那段时间,曹翠芬悉心照料着丈夫,放弃了很多工作机会,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对她而言,没有什么比丈夫的健康更重要。 好在,在曹翠芬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情逐渐好转。1998年,曹翠芬重新回到了她热爱的舞台。 复出后的曹翠芬,开始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从中年妇女到慈祥老人,她都能游刃有余地驾驭。 2018年,一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让74岁的曹翠芬再次爆红。 她在剧中饰演的“盛老太太”,睿智通透、三观超正,深受观众喜爱,也让曹翠芬收获了“国民祖母”的称号。 如今,78岁的曹翠芬依然活跃在荧屏上,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虽然一生无儿无女,但她和丈夫携手走过56年,相濡以沫,依然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回顾曹翠芬的一生,没有一夜成名,也没有大红大紫,但她始终对表演艺术保持着初心,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活成了所有女人都羡慕的样子。 正如她在《知否》中对明兰的教诲:“女人要自己活,手里有钱,身边有知己,才能活得舒坦!” 曹翠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