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怪不得经济形势不好,原来闲逛的比上班的人都多。公交车的高峰时段,竟然不再是早晚,变成上下午了。 放假在家,我每天给妈妈送饭的时间就推迟了。 我不再如上班时那么早那么准时:起床早点就是8点多,起床晚点就到了10点,大多数时候都在9点多出门。 半个多月过去,我这么不爱观察生活的人,也发现了一个颠覆我认知的现象。 那就是,这半个多月来,在每天上午的非上班时间,无论是8点,还是9点,还是10点,公交车的人都很多很多,都比我上班时,多很多。 平常上班,无论春夏秋冬,公交车上的人都不太多,绝大多数时候都有空座——想当年,这个时间我上学、我送孩子上学坐公交车,那都是人潮汹涌,别说坐座了,能上车不挤、下车不急,就是好运气。 于是我以为,时代发展了,有钱人多了,更多人都自有私家车了,自然不必再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起挤公交车了。 所以,我以我的生活经历推论:既然早高峰的上班时间公交车上的人都不多,其他时间必然更清爽了。 哪想到,这个暑假,无论是8点还是9点,还是10点,车上的人永远都是那么多,虽然不至于拥挤,但也是满满登登,更别说座位了。 从我家到我妈家,有三趟不同的公交车都可以到达,乘客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今天上午,我是9点15分出门,在车站,就看到等车的人密密麻麻,足有十七八个,上车后更是一个挨一个,我一看这情形,赶紧趁下一站有人下车,机智地挤到车门口(挤得我满身是汗,快要喘不过气来了,仿佛重回学生时代),以防到站下不去车...... 光阴流转,难道现在公交车的高峰,已经变成了非上下班时间了吗? 怪不得人们都说经济下行,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果然如此。 在城市一辆辆寻常的公交车上,无事闲逛的人,比急匆匆上班上学的人还多,你让经济怎么发展啊? 每天的车上,有一半左右的乘客,是刷着“夕阳红卡”和“关爱卡”的老人,看样子,大都是去早市买菜的; 另一半,除了我这样没钱没车、只能坐公交的,大约也是,感觉挣钱不易,而选择更便宜的公交出行吧? 30年前我读初中、师范,每天都要坐公交车上学,每天都挤得生无可恋。上班后买了自行车,就再也不愿意坐公交了。后来去读夜大,每周三次,从城市的最南端到最北端,哪怕冰天雪地、严寒酷暑,我都骑自行车,我真是怕了挤公交车。 直到大约10年前吧,同事告诉我,在高峰时公交车上也没那么多人了,我于是重新开始坐公交车,觉得真挺不错的,车隔短,人也不多...... 没想到,光阴流转,经济下行,让拥挤的公交在另一个时间段重现,名字怎么叫,“上下午高峰”? 幸好暑假就快过去了,每天早早上班,我不用再挤公交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