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辆高铁上,一位年轻女子因不堪忍受后座熊孩子持续的吵闹和踢凳子行为,好心提醒家长,竟遭到对方不堪入耳的辱骂,甚至被嘲讽“和3岁小孩计较什么?”。忍无可忍的女子终于爆发,怒怼:“我忍你们很久了!” 这段视频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对女子的遭遇表示同情,也有人无奈表示,面对“熊孩子”和蛮横家长,有时真的束手无策…… (来源:广州ing2024-08-15《#熊孩子 在高铁上吵闹被提醒,其父母竟大声爆粗辱骂前座女孩》) 五一假期刚过,一张高铁上的视频就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视频里,一位女生跟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发生了激烈争执,甚至还动了手,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因为孩子在高铁上“不老实”。 这个视频,又一次把“熊孩子”和“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事情的导火索,竟然是大部分人都经历过的高铁“梦魇”——熊孩子踢椅背。 从视频和网上的信息来看,事件发生在一列从成都开往东北方向的高铁上。 一位女生在返程途中,遭遇了后座熊孩子的“无差别攻击”。 三个孩子在座位上玩闹,其中一个孩子更是踢撞着女生的椅背,让人不胜其烦。 女生开始选择了默默忍受,但孩子却变本加厉。忍无可忍之下,女生回头劝阻孩子,希望家长能够管教一下。 没想到,这句再正常不过的提醒,却瞬间点燃了孩子父母的怒火。 他们非但不觉得孩子有错,反而对着女生大声指责,言语间充满了不屑和攻击,甚至还搬出了“孩子还小,你跟孩子计较什么”的挡箭牌。 面对孩子父母的无理取闹,女生据理力争,表示孩子踢椅背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自己,要求家长进行制止。 双方你来我往,火药味越来越浓。 而更让人气愤的是,孩子的父亲不仅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反而加入了战局,对女生进行言语攻击,用词粗俗不堪,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孩子的母亲更是直接掏出手机,对着女生进行拍摄,试图用这种方式压制女生。 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对孩子父母的行为表示愤慨,认为他们蛮横无理,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对父母的行为,正是典型的“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一位东北大哥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他先是耐心劝导孩子父母,希望他们能够冷静下来,好好解决问题。 但孩子父母却油盐不进,一口咬定是女生先挑事,拒不承认自己和孩子的错误。 看到孩子父母蛮不讲理的态度,东北大哥彻底怒了,他直接开怼:“人家好好跟你们说,你们不听,还骂人动手,人家说几句怎么了?” “带小孩也不能全是理吧!”这一连串的反问,句句在理,掷地有声,瞬间引起了车厢里其他乘客的共鸣,大家纷纷鼓掌,为这位勇敢站出来的东北大哥点赞。 最终,在舆论的压力和周围乘客的谴责下,孩子父母终于不再吭声,这场闹剧才得以收场。 这场高铁上的闹剧,看似是一起偶然事件,实则是当今社会“熊孩子”现象的一个缩影。 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一对“熊父母”。 在这起事件中,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令人深思。 他们对孩子无条件的溺爱和纵容,导致孩子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品德。 在他们的认知里,孩子还小,犯点错没什么大不了,别人就应该理解和包容。 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害了孩子,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这起事件也暴露出部分家长公共意识淡薄的问题。 在公共场合,他们不顾及他人感受,只顾着自己和孩子的舒适,将自身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 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也是导致“熊孩子”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熊孩子”现象的频繁出现,给社会敲响了警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要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和责任感,让孩子明白,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而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让“熊孩子”和“熊家长”无处遁形。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成长环境,共建美好未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