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飘忽,“立秋”翩跹而至。 这是一个尴尬的时节,说它是秋天吧,可是天气非常炎热,三伏才过了两伏,还没到处暑。艳阳高照,依然是夏天的模样。 说它是夏天吧,随着立秋的来临,天地间的阳气渐收,万物开始内敛,转而萧瑟。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秋天的物候,已悄悄显现。 【1】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范成大《立秋》 立秋这天,田园诗人范成大,写了一首很有意思的七绝。 “三伏熏蒸四大愁” 三伏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热”。诗人用了“熏蒸”来形容,那是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事实上,置身于滚烫的气温,身体的感受就不太美妙了。 因为酷热难耐,诗人开始发愁。他说他有四大愁,是为感情而愁?身世而愁?怀才不遇而愁?还是生计之愁?具体没有说明,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大家都知道“四大皆空”,表示世界之虚空。“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都是佛教用语。 盛夏之热,绵延至立秋,使诗人无端忧愁,几乎看破红尘。 “暑中方信此生浮” 暑热的季节,是身处尘世当中的煎熬,热得大汗淋漓,也热得大彻大悟,诗人说他终于相信浮生如梦。 “岁华过半休惆怅” 好在,范成大不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他说,漫漫人生路,已经走了一半。回首前尘,甜酸苦辣都已尝过了。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尘埃落定,该怎样,就怎样了。告诉自己,别再惆怅了。 “且对西风贺立秋” 那就迎着西风,一起来庆贺立秋的来临吧。古时,立秋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据记载,在宋朝,为了迎秋,很有仪式感,当立秋的时辰一到,太史官就高声禀奏:“秋来了”。如同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 【2】 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 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 晁说之《立秋前六言》 四时变迁,境随心转。秋天,是一个值得盼望的日子。秋风起,秋月明。清风朗景令人心旷神怡。 宋代诗人晁说之,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翘首等待着立秋的到来。一想到明天从池塘上吹来的就是秋风了,他就很开心,脸上洋溢着欢笑。 想象着久违的秋风秋雨,将不期而至。聆听着风萧萧,雨飘飘,好比欣赏一曲动听的古乐。 秋雨飘潇的季节,适合捧读诗书,一卷在手,如同邂逅良师益友,不亦乐乎。 【3】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刘翰《立秋》 是一个夏末初秋的夜晚。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气息。随着暮色降临,鸟声也隐遁消匿了。世界静谧而安宁。 玉色的屏风上写满了寂寞,它在夜色中孤独地竖立着。室内,似乎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 诗人正在躺卧休息,他感受到了一丝丝凉意。立秋这晚,枕头都是凉爽的。窗外吹来习习的清风,如同自然的风扇,温柔拂面,好不惬意。 睡醒之后,却再也睡不着,于是起身走到院子里,想去寻觅秋天的声音。 聆听秋虫呢喃,或者落叶飘坠的声音,可是哪里找得到呢。只有月光筛落一地斑驳的树影,还有片片梧桐叶,零乱地落满了台阶。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让我们也静心等待吧。立秋一到,明如镜,清如水的秋天,也正姗姗来临了。